1937年8月,延安窑洞里一盏马灯照亮了西北战地服务团的成立宣言。这支由丁玲率领的文艺轻骑兵,背着快板、二胡和油印剧本,徒步走向炮火纷飞的前线。
1942年盛夏,当他们穿着露趾的草鞋踏入灵丘下关村时,裤腿还沾着太行山上的黄土,却立刻在打谷场上搭起了舞台。
老乡们,咱们今晚演《程贵之家》!
一群光脚的孩子围上来,伸手触碰画布上举着红缨枪的农民形象。
夜幕降临时,马灯连成两排,照出临时搭起的木台——说是舞台,不过是几块门板架在石磙上,幕布是缴获的日军白布床单,用锅底灰画着抗战标语。
《歌唱王二小放牛郎》该歌曲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歌词深情饱满,赞颂了王二小不畏强权,慷慨赴义的事迹,这段旋律后来会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晋察冀的山梁,传唱至今。
歌剧《团结就是力量》的演出现场,当演员们手挽手高唱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时,台下的八路军指战员突然全体起立,枪托砸在地上的节奏与歌声共振,台下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后排的老汉猛地站起来,震得板凳都晃了三晃。
服务团的足迹踏遍灵丘的沟沟坎坎。在前沿阵地的猫耳洞,团员们抱着三弦为重伤员唱
《歌唱王二小放牛郎》;在被日军烧毁的村庄废墟上,他们用快板控诉暴行,领着孩子们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有次在齐家岭演出,突然接到敌情通报,团员们立刻将道具箱改作弹药箱,男同志抄起步枪守村口,女同志背着伤员转移,枪声中还不忘叮嘱:《把眼光放远点》的剧本在第二只箱子里,千万别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