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确实太漂亮了!”梦瑶的惊叹声率先响起,她凑近玻璃,目光在陶灯上反复流连,“不过……我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造型?”
身旁的宇辰将视线落在展柜旁的说明牌上,轻声念道:“时代:汉(前202-220年);尺寸:口径12.5厘米,底径32.5厘米,高48.0厘米;出土地点:大同市阳高县古城镇安家皂。”
随着宇辰的声音,众人的目光愈发聚焦——这盏陶灯由灯座、灯柱、灯盘三部分组成,施有彩绘,虽色彩斑驳,却仍能从残存的痕迹里,窥见当年点亮时的绚丽光彩。
灯座是敞口平沿盆的样式,宽宽的边沿打磨得光滑细腻。
灯座稳稳托住中央的灯柱;灯柱为圆体,自上而下呈竹节形渐变,每一节都微微收细,像是被匠人精心掐出的弧度,不显僵硬反而透着自然的灵动感。
更妙的是灯柱上部周身的装饰,神树与龙首顶灯相间环绕,龙首怒目圆睁,张着大嘴,似在喷火,鳞片纹路虽浅却清晰可辨,每只龙首稳稳顶着一个灯盘;龙首灯枝间还嵌着神树装饰,刻着叶脉。
最顶端是一条大龙首顶着一个大灯盏。
细数下来,龙首自上而下共托着七个灯盘:顶层一个大灯盘,盘面宽阔;中层与底层各三个小灯盘,大小一致却错落排布——从上方俯瞰,中层的三个灯盘呈正三角分布,底层的则恰好卡在中层的空隙间,形成另一重交错的三角轮廓,既避免了对称的呆板,又让整体结构更显稳固。
再看灯座的宽平沿,外沿上相间堆塑着三组塑像:一组是龙首顶灯,与灯柱上的龙首遥相呼应;一组是鸟落树冠,三足金乌站在神树上,昂首挺胸,神气十足;
最后一组是立人像,均身着交领汉服,头戴小帽,双臂向前平伸,像是捧着什么东西,面容肃穆,眼神平视前方,透着几分庄重。
这立人的肃穆、飞鸟的灵动、龙首的威严,在方寸灯座上完美融合,既没有喧宾夺主,又让陶灯多了几分生活气息。
小主,
层层叠叠间,既有对称的规整之美,又不失灵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