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迁都易服融胡汉 太和改制启新章(博物馆之北魏)六

“这件更有来头!”张文远凑过来,语气笃定,“你们看它的造型,敞口、微束颈,腹部深鼓,还有个高高的足。杯口雕着八只相对而卧的动物,都是高浮雕工艺,特别立体。杯身用‘阿堪突斯’叶纹分成均等的区域,叶纹上托着男性头像,叶纹之间还有手持器物的女性,衣饰薄得像纱,两足交叉站着——这是波斯萨珊王朝的器具,妥妥的‘舶来品’!”

不远处,李梅正对着第三件银杯惊叹,她念出标签上的信息:“鎏金童子葡萄纹高足银杯,口径9.6厘米、底径5.4厘米、高11.5厘米。敞口深腹,圆底高足,碗身布满了葡萄藤绕成的五个圆环,每个环里都有个浮雕的小童子。”

“这些童子在摘葡萄呢!”赵导走过来,“这题材和希腊、罗马神话里的酒神节有关。你看腹部和高足上的莨苕叶纹、联珠纹,都是西方常见的装饰纹样,却出现在北魏的窑藏里,可见当时丝路贸易有多繁荣。”

“原来一千五百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和西方有这么深的文化交流了!”

“每一件都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啊!”

赞叹声此起彼伏,透过那些金银器,仿佛能看见当年丝路商队的驼铃声,正从遥远的时空缓缓传来。

方山遗珍:北魏的宫阙与陵寝

晓萱盯着屏幕上的古地图,手指在“灵泉宫”三个字上轻点:“你们看这北魏平城建筑地图,标着个‘灵泉宫’,我怎么从没听过?”

“这可是北魏皇室的‘避暑乐园’呢!”赵导笑着走到地图前,“灵泉宫和旁边的灵泉池,就在今天大同城北方山的南崖下。灵泉宫是行宫,专门供皇帝、太后和随行大臣居住游乐;灵泉池是片开阔水域,能泛舟、办水上活动。冯太后晚年,每年都要去灵泉池小住,和大臣们在这儿吟诗作对、摆宴行礼,热闹得很。”

“冯太后也去过?那这地方肯定不一般!”王静眼睛一亮,“她和孝文帝推行的太和改制,可是改变了北魏的走向,绝对是位了不起的政治家。”

赵导点点头,手指移向旁边屏幕上的遗址示意图:“再看这个——思远佛寺。它就在方山南麓,是冯太后陵园的重要部分。《魏书·高祖纪》里明确记载,太和三年六月,孝文帝驾临方山,下令修建思远佛寺,这可是陵园规划里的第一个工程。”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赞叹,“把佛寺纳入皇陵布局,在历代陵寝里都是独一份的,对研究北魏建筑、历史和文化价值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