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迁都易服融胡汉 太和改制启新章(定额租调制)十四

陶兄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冯太后在献文帝和孝文帝时期,实际掌权差不多二十年,这期间推行了大量社会政治改革。其中,她和孝文帝主导的土地公有制改革,影响最深远。后来的西魏、北周都把这套制度当成准则,隋朝也继承了下来,到了唐代,更是以北魏的土地公有制为模板分配土地。也正是靠着这个基础,唐代国力越来越强,最终达到了西汉之后又一个封建王朝的巅峰!”

“吹得也太玄乎了吧?”吃瓜博主又插了一句,“那安史之乱怎么说?”

陶兄没急着反驳,只是平静地说:“你先别急,等我把这一段讲完。其实,在封建王朝里,想搞土地改革的不止冯太后。王莽和晋武帝司马炎,都曾想在全国推行改革,改成公田制和均田制。但可惜,他们所处的时代,世家大族和地主豪强势力太庞大,土地所有权盘根错节,改革根本推不动,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这么看来,冯太后和孝文帝能做成改革,确实是有特殊背景的。”宇辰若有所思地说。

陶兄把关键原因点透:“没错!到了北魏时期,中原经过多次战乱,很多土地都荒着没人种,偏偏又有大批逃荒的百姓没地可耕。这种特殊情况,反倒让北魏这个少数民族政权,意外拥有了把土地改革彻底推下去的客观条件。”

“这话在理。”啸风听完,赞同地点了点头。

陶兄继续补充史料:“太和九年(485年),北魏的给事中李安世,专门向冯太后和孝文帝提建议,主张由官府牵头搞土地改革,把天下的土地分给老百姓。这在《魏书·列传第四十一》里有明确记载。而且北魏朝廷还制定了特别详细的规章制度,就是为了确保改革能顺利推进。”

“厉害啊!这不就是咱们现在说的土地改革吗?”啸风来了兴致,追着问,“那具体是怎么分的?”

“内容是……”陶兄一边说着,一边掏出手机翻找原文,“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

“这文绉绉的,到底啥意思啊?”林宇挠着头,一脸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