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厅听证室的电子钟跳到九点整时,陆昭的后背渗出薄汗。
他望着台下乌压压的镜头,忽然想起父亲陆振华在结案报告上写过的话——真相最怕光,所以它总在阴影里生长。
此刻吊灯将整个会场照得透亮,正是最好的曝光台。
现在请本案关键证人陆昭先生发言。主持人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扩散。
陆昭起身时,西装袖口蹭过桌沿的矿泉水瓶。
他记得沈清今早特意选了这间能容纳三百人的大厅,就是要让每个角落的记者都能看清他们的每一个动作。
他将U盘插入投影仪接口时,余光瞥见沈清正用钢笔在笔记本上画着什么——那是她紧张时的习惯,画的永远是十年前那座殡仪馆的台阶。
各位,我要播放一段关键录音。陆昭按下播放键,会议室突然响起电流杂音,接着是陈国栋的声音:老韩,那批档案必须在听证会前处理干净。
放心,影子已经安排人去律所了。另一道低沉男声响起时,台下记者席炸开一片快门声。
张薇的直播镜头立刻对准听证席上的陈国栋——这位政法委副主任正端着茶杯。
这是上周三晚十点,陈国栋与韩明远的通话录音。陆昭的声音比他预想的更稳,而他们急于处理的档案,正是能证明两人在11·23案中勾结的关键证据。
沈清适时起身,将一沓盖着明远慈善基金会公章的转账记录投影到大屏幕上:这些流水显示,基金会每年向市检察院技术科秘密拨款,而技术科前技术员,也就是今天到场的审判者先生——她看向角落白发老人,对方微微颔首,正是因此发现了证据伪造的痕迹。
唐婉的高跟鞋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作为沈清的好友兼临时辩护律师,她将一摞司法鉴定报告拍在证物席上:经鉴定,11·23案中部分尸检报告的墨迹氧化程度与案发时间不符,系近年伪造。
而能接触到这些档案的,只有当年负责归档的陈国栋主任,以及他的私人助理。
荒谬!陈国栋地放下茶杯,茶水溅在西装前襟。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举着手机的记者,突然露出慈善家式的微笑:这些所谓的证据,都是审判者伪造的。
他因泄露机密被检察院开除,一直怀恨在心。
坐在陈国栋右侧的适时推了推金丝眼镜。
这个总缩在阴影里的男人此刻站得笔直,声音里带着学术讲座般的冷静:陆昭先生的行为,符合典型的创伤后应激报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