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枪炮、病菌与钢铁》的“底层地图”

这些动物可不是光用来干活的,它们还帮了欧亚大陆一个大忙:帮人“省力气”。

有了牛耕地,一个农民能种的地比以前多三倍;

有了马拉车,粮食和货物能运到几百里外的地方,不用再靠人扛肩挑。

更重要的是,这些动物还成了“移动的蛋白质库”——冬天没粮食的时候,杀一头牛就能让一家人活下来,而美洲的印第安人,只能靠打猎获取肉,一旦猎物变少,就得饿肚子。

你看,光是“能驯化动物”这一点,欧亚大陆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但它的第二个杀招,更厉害——它的大陆形状,像一条东西走向的“高速公路”,让文明的种子能跑得飞快。

第二个杀招:东西走向的“文明高速路”,让技术跑遍全大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咱们先打开地图看看:欧亚大陆是横着长的,从西边的英国到东边的中国,差不多都在同一个纬度上;

而非洲和美洲是竖着长的,从北边的加拿大到南边的阿根廷,纬度差了几十度,温度和气候差得能有天那么远。

这跟文明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去了——纬度差不多,气候就差不多,你在东边种得活的小麦,拿到西边也能种;你在南边养得活的牛,拿到北边也能养。

就说小麦吧,它最早是在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被驯化的,大概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

因为欧亚大陆是东西走向,气候相近,小麦的种子很快就被人带到了西边的欧洲和东边的印度。

到了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从英国到印度,整个欧亚大陆的西边和中间,都种上了小麦。

同样,中国驯化的水稻,也顺着东西方向,传到了朝鲜和日本。

粮食能随便传,技术也能跟着传。

比如冶铁技术,最早是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在小亚细亚(现在的土耳其一带)出现的。

因为有小麦和其他粮食作物提供的充足食物,当地很快就有了专门的铁匠。

这些铁匠琢磨出怎么把铁矿石炼成铁,再打成铁剑、铁犁。

没过几百年,冶铁技术就顺着东西方向,传到了欧洲、中东和印度。

到了公元前500年的时候,欧亚大陆上很多地方都已经用铁工具种地、用铁武器打仗了。

可美洲大陆就不一样了,它是南北走向,气候差得太多。

比如玉米,最早是在中美洲的墨西哥被驯化的,大概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

如果想把玉米传到南边的秘鲁,就得从墨西哥往南走,穿过热带雨林和高山。

热带雨林里又热又湿,玉米种子容易发霉;

高山上太冷,玉米长不出来。

结果呢?玉米花了整整3000年,才传到秘鲁。

等秘鲁人学会种玉米的时候,欧亚大陆的人早就用铁犁种小麦,甚至开始用火药了。

技术的传播就更难了。

中美洲的玛雅人,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发明了象形文字,还会算天文历法;

可南边的印加人,直到15世纪都没学会文字,只能用绳子打结来记录事情。

不是印加人笨,是他们和玛雅人之间隔着热带雨林和高山,既没有路,也没有足够的粮食让商人或学者来回跑,技术根本传不过去。

咱们可以做个比喻:欧亚大陆的东西走向,就像一条平坦的高速公路,路上的车(粮食、技术、 ideas)能跑得又快又远;

而非洲和美洲的南北走向,就像一条全是上坡和弯道的小路,车没跑多远就会被卡住。

等欧亚大陆的车已经跑遍全大陆的时候,其他大陆的车可能还在起点附近打转。

有了听话的动物,有了能传技术的“高速路”,欧亚大陆的文明已经跑得很快了。

可它还有第三个杀招,这个杀招看不见摸不着,却比枪炮还厉害——那就是病菌。

第三个杀招:病菌不是“敌人”,是欧亚大陆的“免疫疫苗”

1520年的时候,有个叫科尔特斯的西班牙人,带着几百人去打墨西哥的阿兹特克帝国。

一开始,阿兹特克人打得很凶,把西班牙人围在了城里,眼看就要赢了,可突然有很多阿兹特克人开始发烧、咳嗽,浑身长满了疹子,没几天就死了。

这场病像野火一样,在阿兹特克人的城市里蔓延,短短一年,就杀死了一半以上的阿兹特克人。

最后,西班牙人没费多少力气,就占领了阿兹特克的首都。

这场杀死阿兹特克人的病,就是天花。

咱们现在都知道,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可为什么西班牙人没事,阿兹特克人却死了那么多?

因为西班牙人早就有了免疫力,而阿兹特克人从来没见过这种病菌。

病菌是怎么来的?

大部分能让人生病的病菌,都是从动物身上传来的。

比如天花,可能来自牛身上的牛痘;

流感,来自猪和鸭子;

麻疹,来自牛身上的麻疹病毒。

欧亚大陆的人,长期和牛、马、猪这些动物生活在一起,这些动物身上的病菌慢慢传到了人身上。

一开始,这些病菌也会杀死很多人,可活下来的人,身体里就有了抗体,他们的孩子出生后,也会从妈妈那里得到抗体,慢慢就有了免疫力。

就像咱们现在打疫苗一样,欧亚大陆的人,在几千年前就通过和动物接触,“免费”打了一场又一场的“疫苗”。

比如天花,在欧洲流行了几百年,虽然每年都会死人,但大部分人都能扛过去,甚至有些人还会故意让小孩接触轻微的天花病毒,让他们提前产生免疫力。

到了16世纪的时候,欧洲人对天花已经有了很强的抵抗力,大部分人感染后,只要好好休息,就能痊愈。

可美洲的印第安人,就没这么幸运了。

小主,

他们几乎没有驯化过大型动物,除了骆马,就没怎么和其他动物长期生活过。

所以,他们从来没接触过天花、流感这些来自动物的病菌,身体里没有任何抗体。

当西班牙人带着这些病菌来到美洲的时候,对印第安人来说,就像遇到了一场从未见过的“洪水”,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

除了天花,还有麻疹、流感、鼠疫,这些病菌像无形的军队,跟着欧洲人走遍了美洲。

据统计,从16世纪到17世纪,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减少了90%以上,其中大部分人都是死于这些病菌。

比卡哈马卡战役更残酷的是,这场“病菌战争”,印第安人连敌人都看不见,就已经输了。

咱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两个人打架,一个人事先打了疫苗,不怕病毒;

另一个人没打疫苗,一碰到病毒就会倒下。

那么,就算没打疫苗的人手里有刀,也很难打赢打了疫苗的人。

欧亚大陆的人,就是那个“打了疫苗”的人,而印第安人,就是那个“没打疫苗”的人。

病菌不是欧亚大陆人故意放的,但它确实成了欧亚大陆文明扩张的“隐形帮手”。

讲到这里,你应该能明白,欧亚大陆的优势,不是靠运气,也不是靠谁比谁聪明,而是靠环境给的三个“杀招”:能驯化的动物帮它省了力气,东西走向的大陆帮它传了技术,和动物接触带来的病菌帮它练了免疫力。

这三个杀招环环相扣,让欧亚大陆的文明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可问题来了,既然环境这么重要,那是不是说,那些环境不好的地方,就永远赶不上来?

当然不是。

因为环境能决定起点,但不能决定终点。

就像一个人,出生在穷人家,起点可能比别人低,但只要肯努力,一样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那么,那些曾经落后的文明,是怎么一步步赶上来的?

从卡哈马卡到你家:3个能落地的“破局清单”

聊完欧亚大陆的三个“杀招”,你可能会想:这些都是几百年前的历史了,跟我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其实,历史里藏着的逻辑,到今天依然好用。

就像耶利想不通“为什么我们会输”,我们有时候也会纠结“为什么我总加班却没升职”“为什么我做的产品没人买”——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也藏在“终极因”里,藏在“可驯化资源”和“东西轴线”里。

接下来,我给你三个能直接上手的清单,帮你把历史规律变成自己的破局工具。

清单一:用“终极因”思维,扒开你困境的“第一层土壤”

咱们先回到最根本的问题:怎么像分析文明差距一样,分析自己的困境?

很多人遇到问题,只会盯着“近因”——比如“这次面试没通过,是因为我回答错了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月没完成业绩,是因为客户太挑剔”。

但就像皮萨罗的枪炮不是打赢的根本原因,这些表面问题也不是你困境的核心。

真正的破局,是找到藏在后面的“终极因”。

这里有个3步找“终极因”的方法,你可以照着做:

第一步:把“问题”拆成“结果”和“近因”,先别着急下结论。

比如你说“我总是存不下钱”,这是结果;

近因可能是“上个月买了新手机”“这个月聚餐太多”。

但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你要接着问:“为什么我会忍不住买新手机?

为什么聚餐我每次都去?”

第二步:追问3个“为什么”,直到碰到“没法再拆”的那个点。

就拿“存不下钱”举例:

? 第一个为什么:为什么忍不住买新手机?

因为同事都换了,我觉得自己的手机有点旧了。

? 第二个为什么:为什么同事换了我就要换?

因为我怕自己跟大家不一样,显得格格不入。

? 第三个为什么:为什么怕跟大家不一样?

因为我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没信心,想靠外在的东西获得认可。

到这里,“对工作能力没信心”就是“存不下钱”的终极因——你不是不会省钱,是在用消费掩盖自信的缺失。

再比如“总是加班却没升职”,近因是“任务太多做不完”,追问下去可能会发现“终极因”是“不会拒绝额外工作”,再追问就是“怕领导觉得自己不积极”,本质是“对职业价值没有清晰认知”。

第三步:把“终极因”变成“可行动的目标”,而不是停留在“我知道了”。

比如找到“对工作能力没信心”这个终极因后,别只说“我要提升自信”,而是拆成具体的事:“每周花2小时学Excel高级功能”“下个月主动跟领导要一个小项目试试”——这些事能直接补你的“能力短板”,比单纯省钱有用得多。

我有个朋友,之前总抱怨“自己做的短视频没人看”,近因是“播放量低”“没上热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用这个方法追问后发现,终极因是“他只拍自己喜欢的宠物日常,却没研究过平台上同类热门视频的规律”——他不是不会拍视频,是没找对“用户喜欢看什么”这个“土壤”。

后来他每周花3小时分析热门视频的选题和剪辑节奏,两个月后,有一条视频就涨了10万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