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时,小闹钟趴在舷窗边,一直看着海鹰号,直到看不见为止。小满笑着翻译:“它在说‘原来我有这么多家人’,还说下次要带同伴来‘探亲’。”
回到科研站,四人把日记和羊皮纸放在实验室的展示柜里,旁边摆着小闹钟的照片;沈清月给海鹰号的位置标上了“螃蟹家族遗址”,列为科研站的“保护区域”;林夏则在论文的“致谢”里,加了一句“感谢海鹰号的螃蟹家族,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小桃最绝,她给小闹钟做了个“家族徽章”,用贝壳粘成老船长标记的形状,挂在它的钳子上。
小主,
当晚,小闹钟第一次没有爬去浅滩,而是趴在展示柜旁边,守着日记和羊皮纸,像是在守护家族的秘密。小满给它喂虾干时,它还特意留了一半,放在舷窗边,说是“给海鹰号的家人留的”——虽然大家都知道,虾干明天就会被海水冲走,但没人戳破这个小螃蟹的“小心思”。
第664集:苏小满的“控水术失灵日”与“海带假发”
苏小满的控水术,在科研站向来是“万能工具”——浇花、洗鱼缸、给小海豚冲澡、甚至帮林夏捡掉在水里的U盘,从来没掉过链子。可这天早上,她刚想用水柱给水母缸换水,指尖凝出的水柱居然歪歪扭扭,像条没骨头的泥鳅,“啪嗒”一声砸在地上,溅了自己一裤脚。
“怎么回事?”小满皱着眉,又试了一次——这次更离谱,水柱直接拐了个弯,精准地浇在了实验室的天花板上,把吊灯浇得“滴答滴答”往下滴水。林夏刚抱着笔记本电脑进来,就被天花板滴的水溅了一脸,眼镜滑到鼻尖上,盯着小满喊:“苏小满!你是不是昨晚偷偷玩控水术玩累了?连水柱都浇不准了!”
小满委屈地晃了晃尾巴,尾巴尖试着卷旁边的水杯,结果水杯没卷起来,反而把桌上的试剂瓶扫到了地上——“哗啦”一声,紫色的“海藻营养液”洒了一地,刚好溅到小满的尾巴上。更奇怪的事发生了:她的尾巴尖突然开始发痒,低头一看,居然冒出了几缕墨绿色的海带丝,像极了迷你版的“尾巴假发”。
“你的尾巴长海带了!”林夏吓得差点把电脑扔了,小桃刚好抱着小海豚路过,凑过来看了一眼,笑得直拍手:“小满姐,你的尾巴变成‘海底植物园’啦!这海带还挺好看的,要不要我帮你编个海带辫?”
沈清月闻讯赶来时,小满正蹲在地上,试图用手把尾巴上的海带扯下来,结果越扯越多,海带丝顺着尾巴往上爬,连她的发梢都沾了几根,活像个刚从海带丛里钻出来的“海草精”。沈清月扶了扶墨镜,强忍着笑:“别扯了,这是‘活性海藻营养液’,沾到皮肤会和毛发结合,过二十四小时就掉了——至于你的控水术失灵,估计是营养液影响了你的水分子感知能力。”
“那我今天岂不是废了?”小满噘着嘴,尾巴上的海带丝随着她的动作晃来晃去,小海豚好奇地凑过来,用鼻子碰了碰海带丝,居然一口咬了下去,嚼得津津有味。“连小海豚都欺负我!”小满更委屈了,转身就想躲进房间,结果没注意脚下的试剂瓶碎片,差点滑倒——还好沈清月眼疾手快,伸手扶住了她,指尖不小心碰到了她发梢的海带丝,突然笑出声:“其实挺可爱的,像深海里的‘海带公主’。”
为了帮小满“恢复能力”,林夏查了半天资料,说“活性海藻营养液怕盐”,让小满泡在盐水里;小桃则脑洞大开,给小满的海带尾巴戴了个花环,说是“给海带施肥,让它长得更整齐”;沈清月则给她放了一天假,让她在甲板上晒晒太阳,说是“紫外线能加速营养液分解”。
小满坐在甲板上,尾巴泡在海水里(自带盐分),发梢的海带丝被风吹得晃来晃去,小闹钟爬过来,用钳子夹着一根海带丝,像是在帮她“修剪”;疤疤和小海豚也游过来,时不时用背鳍碰一下她的海带尾巴,像是在跟她玩游戏。
中午吃饭时,小满的控水术还是没恢复,只能用勺子慢慢喝汤——结果刚舀了一勺,勺子里的汤突然自己晃了晃,居然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海带形状,小满愣了一下,突然反应过来:“我好像能控制水的‘形状’了!”
她试着用意念控制碗里的汤,汤居然慢慢变成了一只小海豚的样子,虽然歪歪扭扭,但确实是个形状;她又试了试控制茶杯里的水,水变成了一朵小花——原来她的控水术不是失灵,是升级了!以前只能控制水的流动,现在能控制水的“形态”,只是还不熟练,所以才会到处乱晃。
“太好了!”小满激动地跳起来,尾巴上的海带丝晃得更厉害了,林夏笑着说:“看来营养液不是‘麻烦’,是‘催化剂’!帮你解锁了新技能!”
傍晚的时候,小满的海带尾巴终于恢复了正常,控水术也熟练多了——她在甲板上给大家表演“水上雕塑”,用海水做出了水母、海豚、小螃蟹的形状,栩栩如生;沈清月用手机拍了视频,发在科研站的群里,配文:“海带公主的新技能,今日份惊喜。”
当晚,小满在日记里写道:“原来有时候‘失灵’不是坏事,说不定是新的开始——还有,海带尾巴虽然搞笑,但小海豚很喜欢,下次可以故意沾点营养液,逗逗它们。”
第665集:小桃的“海豚毛衣灾难”与“海藻染料”
小桃自从迷上给海豚织毛衣,就彻底成了“科研站织女”——白天织,晚上织,连吃饭时都抱着毛线团,说是要给疤疤和小海豚织“亲子装”,还要给科研站的所有海豚都织一件,组成“海豚毛衣队”。
小主,
可小桃的织毛衣技术,实在不敢恭维——第一件给小海豚的毛衣,领口织得太小,套了半天没套进去,反而把小海豚的头勒得通红;第二件给疤疤的毛衣,袖子织得一长一短,疤疤穿上后,总用长袖子的那边拍水,活像个“独臂海豚”;第三件更离谱,她想织个“水母图案”,结果织成了“章鱼图案”,还把毛线团掉在了水母缸里,差点被“顶石子”当成玩具。
“为什么织不好啊?”小桃坐在甲板上,对着织坏的毛衣叹气,手里的毛线针戳来戳去,差点戳到旁边的小闹钟。小满晃着尾巴过来,看到地上堆着的“毛衣半成品”,笑着说:“你是不是毛线颜色太单调了?海豚们可能喜欢彩色的。”
“对啊!”小桃眼睛一亮,突然想到了个主意:“我们用深海海藻做染料!既能染出彩色毛线,又环保,海豚们肯定喜欢!”
说干就干,小桃拉着小满去海里摘海藻——红色的“火焰藻”、蓝色的“冰晶藻”、紫色的“星云藻”,装了满满一篮子。回到科研站,两人在实验室里支起了锅,倒上海水,把海藻放进去煮——结果煮了没十分钟,实验室就飘起了奇怪的味道,红色的海藻煮出了橙色的水,蓝色的煮出了绿色的水,紫色的更离谱,煮出了黑色的水,活像一锅“黑暗料理”。
林夏刚改完论文,一进实验室就被呛得打喷嚏:“小桃!你们在煮什么?比沈站长的发光鱼汤还难闻!”小桃赶紧把锅盖盖上,不好意思地说:“我在用海藻染毛线,结果颜色煮错了……”
沈清月闻讯赶来,看到锅里的“彩色水”,又看了看小桃手里的毛线,突然笑了:“海藻染色要加海盐和柠檬汁,还要控制火候,你这样直接煮,颜色肯定不对。”说着,她从食堂拿来了海盐和柠檬汁,亲自示范:先把海藻切碎,加海盐浸泡半小时,再倒入锅里煮,煮到水变浓,最后加柠檬汁固色——果然,红色的海藻煮出了鲜艳的玫红色,蓝色的煮出了天蓝色,紫色的煮出了淡紫色,好看又好闻。
小桃学得很认真,很快就掌握了技巧,染出了一大堆彩色毛线:玫红、天蓝、淡紫、鹅黄(用黄色的“阳光藻”染的),堆在实验室里,像一堆彩色的。小满笑着说:“现在可以织‘彩虹毛衣’了,海豚们穿上肯定是海里最靓的仔!”
可织毛衣的过程,还是状况百出:小桃织“彩虹毛衣”时,把颜色顺序织反了,变成了“反彩虹”;织“星星图案”时,把星星织成了“五角星水母”;最搞笑的是,她给小闹钟织了件迷你毛衣,结果领口太大,小闹钟穿进去后,直接从毛衣里掉了出来,变成了“毛衣套螃蟹”。
更糟的是,她把织好的“彩虹毛衣”给小海豚试穿时,毛衣居然被小海豚的背鳍勾住了,扯了个大洞;给疤疤试穿“独臂毛衣”(这次袖子织齐了)时,疤疤一高兴,跃出水面,毛衣直接飞了出去,挂在了科研站的天线杆上,像个彩色的小旗子。
“我的毛衣!”小桃急得快哭了,小满赶紧用“控水术”把毛衣从天线杆上取下来,沈清月笑着说:“别着急,我们可以把破毛衣改成别的——比如给水母缸做个装饰,或者给小海豚做个小毯子。”
林夏也出主意:“可以把彩色毛线编成绳子,系在潜水艇上,这样我们的潜水艇就成了‘彩虹潜水艇’,在海里很显眼。”小桃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立刻动手编绳子,小满和沈清月也帮忙,很快就编出了一大堆彩色绳子,系在潜水艇的栏杆上,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
小桃还把织坏的毛衣剪成了小块,缝成了一个个小垫子,放在小海豚的水箱里,小海豚躺在上面,舒服得直晃尾巴;给水母缸做了个毛线帘子,帘子上织着水母图案(这次织对了),阳光照进来,帘子上的水母图案映在水里,和真水母一起晃,好看极了。
当晚,科研站的潜水艇变成了“彩虹潜水艇”,在海里航行时,彩色的绳子随风飘动,吸引了很多小鱼和海豚跟着;小桃坐在甲板上,抱着剩下的彩色毛线,笑着说:“虽然毛衣没织成,但做成了别的东西,也很开心——下次我要学织围巾,给大家织‘海藻色’的围巾!”
沈清月递给她一杯热可可:“慢慢来,下次我们一起织,我小时候学过织毛衣。”小满也说:“我可以用控水术帮你固定毛线,保证不会织错!”林夏则笑着说:“要是织错了,我就把它改成‘论文书签’,保证实用。”
小桃看着大家,笑得眼睛都弯了——虽然毛衣织砸了,但收获了满满的快乐,还有大家的帮忙,这比什么都重要。
第666集:林夏的“论文庆功宴”与“水母蛋糕”
林夏的论文得了“优秀”,这可是科研站的大喜事——沈清月特意批准,办一场“论文庆功宴”,让林夏当“主角”,大家一起庆祝。
林夏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第二天一早就开始布置食堂:拉彩带、挂气球、贴海报(海报上是她的论文封面,还有一张她和水母们的合影),还在桌子上摆了很多小零食,都是大家爱吃的:小满最爱的鱼干、小桃最爱的虾条、沈清月最爱的咖啡糖,还有小闹钟的专属虾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庆功宴的主角是蛋糕!”林夏拍着桌子说,“我们要做一个‘水母形状’的蛋糕,上面放满发光的装饰,像深海里的水母一样!”
这个主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小满负责用“控水术”做蛋糕胚(她的新技能刚好能控制面糊的形状),小桃负责用海藻染料给奶油染色(上次染毛线剩下的染料刚好能用),沈清月负责做“发光装饰”(用之前提取的发光蛋白做的糖霜),林夏则负责指挥,顺便写“庆功词”。
做蛋糕的过程,比想象中热闹多了:小满用控水术把面糊倒进模具时,不小心把面糊晃出了模具,溅了林夏一脸;小桃给奶油染色时,把蓝色和黄色的染料混在了一起,变成了绿色,说是“水母的颜色”;沈清月做发光糖霜时,不小心加了太多发光蛋白,糖霜亮得刺眼,晚上看像个小灯笼。
最搞笑的是,林夏想在蛋糕上放一个“顶石子”的模型,用巧克力做的——结果她把巧克力倒进模具时,小闹钟爬了过来,用钳子夹了一块巧克力就跑,躲在角落里啃得津津有味,林夏气得追着它跑,两人绕着桌子转圈,差点把蛋糕胚碰倒。
好不容易把蛋糕做好了——蛋糕胚是圆形的,像水母的伞盖;奶油是绿色的,上面用白色奶油挤成了触手的形状;发光糖霜撒在上面,一闪一闪的,像水母的发光点;最上面,放着一个用巧克力做的“顶石子”模型,虽然有点歪,但很可爱。
庆功宴开始时,大家围着蛋糕坐下,林夏站在前面,手里拿着“庆功词”,刚想说话,突然发现蛋糕上的“顶石子”模型不见了——低头一看,小闹钟正趴在桌子底下,用钳子夹着巧克力模型啃,模型已经缺了个角。
“小闹钟!你居然偷吃蛋糕装饰!”林夏笑着去抢,小闹钟赶紧把模型藏在身后,小满笑着说:“算了,给它吃吧,它也是‘功臣’——上次答辩,它还用钳子敲食盆给你加油呢。”
沈清月切开蛋糕,大家才发现,蛋糕里面是“彩虹夹层”——用小桃染毛线剩下的海藻染料做的,一层玫红,一层天蓝,一层淡紫,好看又好吃。小满咬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太好吃了!比食堂的面包还好吃!”小桃则把自己的蛋糕上的奶油都刮下来,喂给了旁边的小海豚,小海豚吃得直晃尾巴。
吃到一半,林夏突然站起来,举着杯子说:“我要感谢大家——感谢小满的水母‘观众’,感谢小桃的‘幸运围巾’,感谢沈站长的指导,感谢小闹钟的‘加油’,还要感谢所有的水母和海豚,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论文!”
大家都鼓掌,沈清月笑着说:“还要感谢你自己的努力,这才是最关键的。”小满则用控水术把杯子里的果汁变成了“水母形状”,递给林夏:“祝你以后写出更多好论文,我们再办更多庆功宴!”
庆功宴的最后,大家一起把蛋糕上的发光糖霜撒在了水母缸里,糖霜在水里慢慢融化,发出淡淡的光,水母们围着光转圈圈,像是在庆祝;小闹钟趴在桌子上,啃完了最后一块巧克力,用钳子碰了碰林夏的手,像是在说“恭喜”;小桃抱着小海豚,在甲板上唱歌;沈清月则坐在旁边,看着热闹的大家,偷偷拍下了这一幕,发在朋友圈,配文:“科研站的日常,有论文,有蛋糕,有一群可爱的人——这就是最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