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特种兵:当国足在三角洲行动里踢战术

我默默举手,指着CQB演示里一个破门突入的瞬间:“主席,这个‘切角射击’步伐,能用来练禁区内的摆脱射门吗?”

雷主席瞪了我一眼,依旧没接茬,直接让一群穿着迷彩服的技术人员引导我们进入隔壁一个完全改造过的、充满硬核科技感的战术模拟机房。十六台酷似真实装甲车驾驶舱的模拟器排列整齐,散发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训练现在开始!目标:今天之内,所有人熟悉基础操作,别把自己队友毙了!”

---

战术模拟机房如同一个微型的军事指挥中心。低沉的引擎轰鸣声(模拟器自带)、无线电通讯的电流声、以及队员们紧张的呼吸和 occasional 的咒骂取代了以往的嬉闹。

“掩护!左边!左边来人了!” “谁扔的闪光弹?!我瞎了!” “医疗兵!我中枪了!奶我一口!” “撤退!撤退!这波打不了!”

张琳芃,现实中的防空高塔,在模拟器里选了个“重机枪手”角色,负责火力压制。但缺乏战术思维的他,经常打着打着就热血上头,脱离掩体,高喊着“乌拉”就抱着虚拟机枪冲了出去,然后迅速被不知从哪里飞来的火箭弹或者埋伏的IED(简易爆炸装置)送回重生点,屏幕上硕大的“Wasted”仿佛在无情嘲讽。

“老张!你这火力吸引得…过于彻底了!”吴曦无奈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他选了“小队指挥官”角色,正试图用战术地图调度我们这群散兵游勇,但显然效果不佳。

韦世豪则展现了他“独狼”的一面,选了个“精准射手”角色,喜欢找个制高点蹲着,默默点名。你还别说,在这种需要极致冷静和微操的环境下,他踢球时那股子“愣劲”反而转化成了专注力,枪法越来越准。他甚至偷偷跟我说,他发现调整狙击镜密位的感觉,有点像找电梯球的脚感。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