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经常无所谓。
---
对阵缅甸的赛前发布会,记者问如何应对弱旅。
“我们要‘缅’甸起航!”
吴能赶紧翻译:“教练说要重新开始。”
记者追问:“具体指什么?”
“要‘甸’定信念!”
吴能:“...教练说要坚定信念。”
赛后我们1-0小胜,我的内心:「这不是‘缅’甸,是‘勉’强!」
---
最神奇的是,不同球员的特点真的和谐音梗对应。
技术型的郑智,是“智”勇双全: “用‘智’慧踢球!”
力量型的王大雷,是“雷”霆万钧: “像‘雷’霆一样出击!”
速度型的吴能,是“能”屈能伸: “要‘能’攻‘能’守!” “但现在是要‘能’进球!”
而全队整体,是“足”梦世界杯和“球”迷希望的混合体:
“我们要‘足’梦世界杯!” “不辜负‘球’迷希望!”
我们不得不经常猜谜式理解彼此。
---
一场关键的热身赛,李霄鹏突然嗓子哑了,由助理教练指挥。
更衣室瞬间变成相声现场:
“战术要像‘足’球一样圆!” “防守要像‘手’球一样稳!” “传球要像‘篮’球一样准!”
我们2-1赢球后,全体感慨:还是谐音梗好懂。
---
足协领导来看训练,结果更糟了。
领导内心是“足”够精彩:
“要踢出‘足’够精彩的比赛!” 每次输球后都要我们“足够努力”。
最可怕的是点球大战前,他突然:
“要‘点’到为止!” 吓得对方球员全部踢飞。
---
随着比赛进行,我们发现一个规律:
球员的谐音梗越正能量,表现越好。 郑智进球时,内心是全程“智”在必得。 王大雷扑救时,内心是“雷”打不动。
而吴能的射门,永远是“能”者多劳: “要‘能’者多劳!” “但现在是要‘能’进球!”
目前排名世界第80。
“我们要‘足’梦世界杯!” 对手:“国足能不能换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