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满是愧疚与无奈。
身旁的嬷嬷轻声劝道:“太后娘娘,豫亲王还在气头上,等过些时日,气消了便会理解您的。”
太后摇了摇头,“他这性子,像极了他父皇,倔起来十头牛都拉不回。”
正说着,太后突然看到沈潇寒在拐角处停了下来。
他缓缓回头,目光朝太后所在的方向望来。
太后心中一喜,以为儿子终于愿意理解她了
然而,沈潇寒只是看了一眼,便又转身匆匆离去。
太后的心瞬间凉了半截,她知道,想要弥补与儿子之间的裂痕,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其实包括先帝在内,所有的人都知道寒儿才是最有能力当皇帝的人。
太后担心大臣们不服。
自古立嫡立长才是正统。
先帝身子骨不好,太后早早就劝说先帝立了长子为太子。
而豫亲王,被她赶去军营历练。
因为这个儿子占卜说他有帝王之相。
如果是长子有帝王之相该有多好?
太后只有把豫亲王赶去边疆。
长子才顺利登基了。
太后为了皇帝,可谓是费尽心思。
“罢了罢了,是我亏欠他的,日后慢慢补偿吧。”
太后转过身,迈着沉重的步伐朝慈安宫走去,身后只留下嬷嬷轻轻的叹息声。
太后这样做其实两头都没有落得好处。
皇帝好似也没有领太后的情。
皇帝把自己能登上皇位的功劳,归结于崔家。
太后只是起了辅助作用。
这让太后更心塞。
太后回到慈安宫,刚坐下,便有宫女来报:“太后娘娘,皇帝陛下派人送了些滋补的药材过来,说是让娘娘保重身体。”
太后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心里却明白,这不过是皇帝表面的孝道罢了。
这时,嬷嬷凑到太后耳边轻声说:“娘娘,依老奴看,豫亲王那边还是得想个法子缓和缓和。如今朝堂之上暗流涌动,若豫亲王一直心怀不满,怕会生出变数。”
太后皱起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你说得有理,只是该如何做呢?寒儿如今对我怕是心存芥蒂。”
太后很后悔。
早知道就让先帝去选择了。
大概率是寒儿当皇帝。
大禹在他的治理下,一定能够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