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琢磨?”厂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转化为欣赏,“好!是块搞技术的料!从明天起,你别在产线了,调到维修部做技术员,工资……先按六百算!”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跃升。不仅脱离了枯燥的流水线,工资也涨了百分之五十。周围的工友们投来羡慕的目光,博文更是激动地咧嘴直笑,比自己升职还高兴。
然而,林逸的脸上并没有露出太多喜色。他看了一眼脸色难看的组长,又看向厂长,提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请求:
“厂长,调岗我可以接受。但我有个条件,我想带我兄弟博文一起去维修部。他动手能力强,学东西快,给我打个下手正合适。”
博文愣住了,难以置信地看着林逸。
厂长看了看一脸江湖气的博文,皱了皱眉:“他?他行吗?”
“他行。”林逸语气笃定,“而且,维修部有时候也需要搬搬抬抬,排查一些外围故障,他比谁都合适。”
厂长沉吟了一下,想到刚才林逸展现出的价值,又看了看一脸期盼的博文,最终点了点头:“行!那就一起调过来!不过丑话说在前面,干不好,一起回产线!”
“谢谢厂长!”林逸微微躬身。
危机化解,因祸得福。林逸凭借过硬的技术赢得了尊重和更好的平台,而博文也因为林逸的提携,摆脱了最底层的体力劳动。两人在永盛电子厂,终于站稳了第一步。
当天晚上,林逸和博文在小出租屋里,就着咸菜啃着馒头,庆祝这小小的胜利。
“逸哥!你太神了!三两下就搞定了!以后在维修部,咱哥俩可算轻松了!”博文兴奋地手舞足蹈。
林逸笑了笑,咬了口馒头,眼神却飘向了窗外漆黑的夜空。进入维修部,接触核心故障和维修资料,只是他计划中的一步。他真正的目标,是借助这个平台,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时代音频产品的技术细节和缺陷,为他那划时代的MP3积累经验。
就在这时,房间那部花了五十块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信号时好时坏的二手座机,突然“叮铃铃”地响了起来。
博文一个箭步冲过去接起:“喂?找哪位?”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一个他们两人都无比熟悉、清冷中带着一丝独特韵律的女声:
“我找林逸。我是沈雨涵。”
博文捂着话筒,激动地朝林逸挤眉弄眼,用口型无声地说:“是那个天仙!”
林逸的心微微一动,接过电话:“我是林逸。”
沈雨涵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通知意味:
“林逸,永盛电子厂不适合你。下周一,来深圳大学电子工程系实验室报到,我有一个项目,需要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