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技术壁垒·苏婉晴的专利风暴

陈默回到办公室时,夜已深。他脱下外套挂在椅背,雪茄盒放在桌角,手指轻轻敲了下盒面。窗外城市灯火依旧,和几个小时前没有区别。但气氛变了。上一场风波刚平,新的战线已经铺开。

门被推开的声音很轻,但足够清晰。苏婉晴走进来,怀里抱着一叠文件,足有三百页厚。她把文件重重摔在会议桌上,纸张边缘因撞击微微翘起。

“他们动手了。”她说。

陈默没问是谁。他知道。

苏婉晴翻开第一页,指尖压在一行编号上。“德国、日本、加拿大……全是同族专利,连申请号的格式都模仿我们。”她语气冷,“这不是巧合,是系统性抢注。”

陈默走过去,拿起一份文件。页面上写着“智能驾驶控制算法”,这是陈氏核心项目之一。他记得前世这个技术花了三年才完成测试,现在却被别人抢先注册。

“审查流程被干扰了吗?”他问。

“部分国家的代理机构有问题。”苏婉晴点头,“常规申诉来不及。等走完程序,我们的产品已经进不了市场。”

陈默放下文件,坐到主位。他转动左手上的祖母绿戒指,目光落在大屏上正在滚动的全球专利数据库。红色标记不断跳动,全是周海涛名下的新申请。

沉默几秒后,他说:“把这项基础专利拆成七个子模块。”

苏婉晴愣了一下。

“每个模块独立申请PCT国际认证。”陈默继续说,“覆盖二十个重点国家。不争单项授权,我们要建技术生态。”

她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对方靠批量注册制造壁垒,那就用碎片化策略打乱节奏。七项子专利各自独立,但组合起来才是完整技术。只要有一项通过,后续就能连锁推进。

“他们仿不出来。”她说。

“对。”陈默站起身,“因为缺环。他们拿到的是残缺图纸,造不出真东西。”

苏婉晴马上开始整理材料。她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技术架构图,快速划分功能区块:感知系统、决策引擎、路径规划、动态响应、安全冗余、数据闭环、人机交互。七项全部可单独运行,又能无缝集成。

“明天一早提交首项。”她说,“德国、法国、瑞典优先,欧洲市场必须拿下。”

陈默点头。“同步通知所有合作律所,准备应对异议程序。告诉他们——这次不是防守,是反攻。”

苏婉晴拨通电话,联系驻外知识产权团队。会议室灯光亮起,投影显示各国专利局工作时间表。她语速快而清晰,逐一向各地负责人布置任务。

陈默走到窗前,看着楼下安保通道。雷虎的身影一闪而过,带着两名技术人员进入地下数据中心。他知道,真正的防线不止在法律层面,也在系统底层。

手机震动。程雪发来消息:“KD-09服务器日志更新,检测到外部IP频繁调取‘莱茵精密’技术参数。”

陈默回:“标记来源,不要阻断。”

他不想打草惊蛇。让对方以为得手,才能引出更多动作。

苏婉晴挂掉最后一个电话,转头看他。“第一项子专利资料已打包,等待确认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