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明月照冰雪

亭台之内,茶香与酒香氤氲缭绕,仿佛凝结成了实质的雾气,在两人之间缓缓流淌。

辛弃疾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相对而坐,身影一半沐在江南湿润的月光下,一半映着北国雪原的反光。

亭外,时空规则扭曲形成的奇景依旧——江南的绵绵烟雨与莫斯科的漫天飞雪仍在微妙地平衡中共存,将这片狭小的空间化作了超脱现实的梦幻之境。

涅夫斯基将军,

辛弃疾执起那柄古朴的紫砂壶,手腕微倾,一道碧绿的茶汤如涓涓细流,注入对方身前的白瓷盏中,动作优雅从容,带着千年礼仪之邦特有的气度。

尝闻将军当年在楚德湖上,临危受命,以寡击众,凭借天时地利,大破不可一世的条顿骑士团。

不知彼时,面对铁甲如林、信仰为盾的强敌,将军心中,究竟是何等心境?

涅夫斯基双手接过那盏清茶,坚毅如同石刻的面容在氤氲的热气与清雅的茶香中,略显出一丝柔和与追忆:

那一战……他的声音低沉,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片决定罗斯命运的冰湖。

我军背靠冰湖,身后是厚厚的冰层与刺骨的湖水,实已无路可退。

放眼望去,条顿骑士团的铁骑如银色潮水般涌来,厚重的板甲映着冰原惨淡的日光,十字纹章刺眼,马蹄踏碎冰面的声音如同死神的战鼓。

坦白说,此情此景,足以令任何久经沙场的老兵为之心悸。

他轻啜一口微烫的茶汤,感受着那与伏特加截然不同的清苦回甘在舌尖蔓延,继续道:

然则,那一刻心中无比清明,身后便是诺夫哥罗德万千百姓的身家性命,是罗斯土地世代传承的信仰与自由。

退一步,则山河破碎,信仰蒙尘。故而,心中虽有对战争的敬畏,却无半分犹豫,唯有死战,方有一线生机。

辛弃疾闻言,那双饱经沧桑的眼中闪过深切的理解与共鸣,仿佛透过对方的描述,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

将军此言,字字千钧,令某不禁想起当年,率区区五十骑,决然突入五万金军大营之时。

明知敌军如林,环伺如虎,生还之望渺茫,却亦是……不得不为。

涅夫斯基放下茶盏,湛蓝的眼眸中带着真诚的探究与尊重,望定这位东方的诗人将军。

辛弃疾的目光投向亭外那永不停歇的、奇异交织的雨雪,声音渐沉,带着岁月也无法磨平的沉痛:

那时,叛徒张安国为求富贵,杀害了抗金义军首领耿京,携部投靠金军。

此獠不除,则抗金义士人心离散,北伐大业将毁于一旦。

彼时,某年仅二十三,纵有满腔热血,却也要在瞬息之间,做出这等关乎无数人生死的抉择,率五十死士,行那九死一生之事。

涅夫斯基肃然起敬,挺拔的身姿坐得更直:五十轻骑,闯五万大军营垒,于万军之中擒杀叛徒……阁下之胆识、决断,无论放在何时何地,都足以令人由衷钦佩。

非是胆识过人,辛弃疾却缓缓摇头,脸上露出一抹复杂的苦笑。

实是情势所迫,不得不为。就如同将军您,为了守护罗斯的土地与子民,必须挺身而出,直面强敌。

某当年,亦是要守护那份抗金复国的信念,守护义军同袍用热血浇灌的希望。有些路,明知荆棘遍布,却不得不走。

两人陷入短暂的沉默,亭中唯有茶香袅袅,混合着窗外飘来的、带着寒意的风雪气息。

这时,涅夫斯基从怀中取出一只精致的银制酒壶,壶身在月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泽:

此乃我罗斯最负盛名的‘生命之水’伏特加,取冰原小麦之精华,经多次蒸馏,得其至纯至烈。请阁下品尝。

辛弃疾坦然接过那冰冷的银壶,触手生寒。

他拔开塞子,一股极其凛冽、纯粹的酒精气息瞬间冲入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