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那令人心悸的、堆满骸骨的洞口,队伍并没有立刻遭遇预想中的飞矢毒雾,而是踏入了一条更加幽深、更加压抑的人工甬道。洞口坍塌的烟尘渐渐散去,露出内部规整的石壁,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难以解读的古老符号,与之前在岩壁上看到的风格一脉相承,但更加密集和复杂。空气中弥漫着陈腐的尘土味和一种淡淡的、类似檀香冷却后的余烬气息,仿佛千年前的祭祀烟火刚刚熄灭。
那阵从洞内传来的尖锐“嘎吱”声也消失了,似乎只是某种年久失修机构启动时的最后呻吟,并未触发后续的杀招。但这场虚惊,让本就脆弱的合作关系蒙上了更厚的冰霜。陈风团队清理骨堆的行为,在胡八一眼中已是鲁莽的亵渎,而胡八一的“直觉”警告,在陈风看来或许只是怯懦的托词。双方沉默地前行,彼此间的距离拉得更开,只有脚步声在狭窄的甬道中回响,沉重而疏离。
甬道一路向下,坡度平缓但持续,仿佛通向地心。走了约莫半个多小时,前方出现了岔路。
三条几乎一模一样的拱形通道出现在众人面前,分别通向左、中、右三个方向。通道内部漆黑一片,深不见底,散发着同样阴冷的气息。岩壁上的刻痕在这里也变得杂乱,似乎指向哪个方向的都有,失去了明确的指引。
队伍停了下来。陈风立刻示意赵明进行扫描。
赵明操作着设备,屏幕上的三维模型快速生成,但显示三条通道在探测范围内(约百米深)的结构都非常相似,都是继续向下延伸的甬道,没有明显区别。然而,在能量读数上,却出现了细微的差异。
“陈队,”赵明报告,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扫描显示,左侧通道深处的能量波动最活跃,但信号有些杂乱,像是干扰;中间通道能量平稳但较弱;右侧通道……读数很奇怪,时强时弱,规律难以捕捉。”他将屏幕转向陈风,上面的光谱图确实显示出三条不同的曲线。
陈风盯着屏幕,眉头微锁。显然,仪器给出的答案并非唯一,而且存在不确定性。他需要做出选择。
就在这时,胡八一感到贴身收藏的双生石,突然传来一阵异常清晰和强烈的温热感!那感觉不再是模糊的指引,而像是一股暖流,明确地指向了右侧那条通道!石头的搏动也变得有力而急促,仿佛在催促着他。同时,他脑海中莫名地闪过了秦娟昏迷前呓语中的只言片语——“熟悉……呼唤……”,这感觉,与此刻石头的指向隐隐重合。
胡八一心中一震。双生石第一次表现出如此明确的倾向性。他几乎可以肯定,右侧通道才是正确的路径。但如何说服陈风?直接说石头有感应?那无异于暴露底牌。
陈风抬起头,目光扫过三条通道,最终落在了能量读数最活跃的左侧通道:“信号最强,可能性最大。我们走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