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媒体发布会的消息一经公布,便如同在汹涌的舆论漩涡中投下了一颗定海神针,瞬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所有人都想看看,处于风暴中心的赵铁柱,将如何面对这铺天盖地的质疑和污蔑。
发布会地点选在北京一家顶级酒店的会议中心。当天,能容纳数百人的大厅被来自全球各地的媒体记者挤得水泄不通,长枪短炮对准主席台,气氛紧张而肃穆。
后台休息室,铁柱整理了一下深色西装的领带,镜中的他眼神清澈,面容沉静,看不出丝毫的慌乱。王胖子在一旁搓着手,既紧张又兴奋:“柱哥,全球直播啊!干翻那帮胡说八道的孙子!”
小陆最后一次检查着发言稿和准备好的证据材料,确保万无一失。李哲和严教授也身着正装,作为技术权威,他们将一同出席,为铁柱提供技术支持。
“准备好了吗?”铁柱看向他的核心团队。
“准备好了!”众人异口同声,眼神坚定。
上午十点整,铁柱带领团队,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主席台。刹那间,闪光灯如同密集的闪电,将整个会场照亮。
铁柱在发言席前站定,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神色各异的记者,没有立刻说话,那股沉稳如山的气场,让原本有些嘈杂的会场渐渐安静下来。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我是赵铁柱。”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清晰而有力,“感谢大家今天的到来。我知道,最近关于我和匠人集团,有很多的声音。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是为了辩解,而是为了陈述事实,以正视听。”
开门见山,没有虚与委蛇,直接切入主题!
“近期,某些媒体和机构散布了一系列关于匠人集团‘技术来源’、‘国家背景’以及所谓‘不公平竞争’的不实言论。”铁柱的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些言论,要么是捕风捉影的臆测,要么是别有用心的歪曲,其目的,无非是想抹黑匠人集团的声誉,阻碍‘星尘’材料的健康发展。”
他示意小陆播放PPT。大屏幕上,首先展示的是“星尘”项目完整的、带有时间戳的研发日志、实验记录和专利申请文件,脉络清晰,证据确凿。
“这是‘星尘’从理论构想、实验室探索到最终产业化的全部历程记录。”铁柱的声音带着技术者的笃定,“每一页,都凝聚着我们团队无数个日夜的心血和汗水。所有记录,欢迎任何权威机构进行核查。我想请问那些质疑我们技术来源的人,你们的证据在哪里?难道就凭几句空泛的指责和恶意的联想吗?”
台下鸦雀无声,只有相机快门的咔嚓声和记者们飞快记录的声音。
紧接着,铁柱谈到了与国家的关系。
“匠人集团,是一家百分之百的中国民营企业。我们为能诞生在中国、成长在中国而感到自豪。”他的语气充满了真诚,“国家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完善的产业链基础和尊重知识产权的法治保障。我们获得的政策支持和国家基金投资,都是公开、透明、符合市场规则的。这体现了国家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大力扶持,是中国的制度优势,怎么在某些人嘴里,就成了‘原罪’?”
他目光扫过台下那些西方媒体的面孔,语气带着一丝凛然:“难道只有西方国家的企业获得政府支持才是合理的,中国企业的成功就必须是‘孤军奋战’吗?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和霸权逻辑!”
这番掷地有声的反问,让台下不少记者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