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空间站的设计规划,我们红星空间站注定将成为本世纪上半叶,载人航天在轨驻留,在轨科学实验新纪录的缔造者,也将成为蓝星载人航天长期飞行,未来深空载人飞行技术的奠基者。
在未来的数十年时间里,对于每一个有志于星辰大海华夏青年而言,都将会迎来他们的黄金时代。
而我们,也将去拥抱更多的可能,去创造更多的奇迹。
感谢大家这数十年如一日的专心致志,从红星手机,到星界os,到半导体ssmb光源引领工业的进步,再到我们应龙平台,红星汽车的诞生与二蛋的升空,空间站的发射是里程碑,但也是我们新的起点。
借用伟人的一句诗词,那就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陈尘简短的开场,很快就将所有人的情绪都调动了起来,这种集体的高层会议在红星内部很少召开,上次开这种会议还是陈总决定往航空航天项目投入更多资源,要加速发展的时候才召开的多部门联合会议。
在空间站发射成功的日子里再次召开,加上虚拟建模中的陈总脸色非常严肃,让众人也都神情肃穆,觉得陈总接下来肯定要说什么重要的事情。
而他的这番话,也确实让所有人都有了情绪波动,周博士想到自己曾经为了红星手机的开发几天不眠不休的做硬件,赵志杰和李华想到自己为星界os每天下班后在家偷偷加班,陆远江想到自己为了碳基,成文飞想到自己为了小星和各个模型。
每个人都各司其职,都在为公司努力。
特别是刚发射空间站上天的航空部门,他们如果不是陈总在这强制休息,真的会和之前一样不眠不休的,而且如果不是应龙平台的智能化和算力足够强大,材料部门提供的材料和零部件足够优秀,如果不是一些工厂的“工人”不需要休息,如果不是高强度的压力和奇迹……
或许是感受到了大家的情感,陈尘感慨的说:“在未来,设计与制造的流程时间将会更短,只要我们应龙平台实验服务器数据越来越完善,我们将将跟多项目分成数个,数十个,甚至数百个实验室同步进行,材料与结构还有那些奇思妙想,那些灵光一闪已然是我们项目突破最需要的元素。”
“而这种创造性的工作,小星 这种AI是无法做到的,只有我们人类才能有这种思想的闪光。”
“感谢大家,在各个项目上贡献了一个又一个的闪光点。”
“红星能走到现在,能发展成现在的规模,这一切都是因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