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肯定道:“西去地广人稀,补给困难,汉人少,民族问题在当时还是个复杂问题,确实不是个好去处”。
【所以总舵手建议,我军应该迅速往东,占据岷县天水一带,包括徐、陈在内的所有人都完全同意这一判断。】
【总舵手提出,要实现这一目标,那就要修正之前的夏洮计划,不应该再分兵的,左路军应该迅速朝右路军靠拢,集中力量一起行动。大家一致通过并发电报,要求左路军迅速往右边开进。】
天幕下,各朝古人看到中央再次做出正确决策,并试图纠正分兵的错误,都不禁稍稍松了口气。
唐朝,李世民道:“集中兵力,向东突击,此为上策!希望左路军能严格执行命令,迅速靠拢。”
然而,其他朝代,深知张其人的张良、诸葛亮等人,眉头却并未舒展。他们知道,以张的秉性和之前的所作所为,他会心甘情愿地放弃对左路军的控制,听从中央号令向右路军靠拢吗?
答案,似乎早已写在了历史的轨迹之中。更大的风暴,正在草地的另一边酝酿。
【与此同时,右路军已经开始踏入茫茫的草地。这次,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再次成为了全军的开路先锋,他们是第一支踏入草地的部队。】
【历经千辛万苦,右路军终于走出了草地,但是,也有许许多多的战士永远的留在了草地。但好在右路军取得了包座战役的胜利,消灭敌人一个师,成功的打开了进入岷县的通道。】
天幕下,汉朝。
卫青看着天幕上显现的包座战役示意图,微微颔首:“走出绝地了,此战打得果决!不仅补充了物资,更打通了北上通道,军心必然大振!右路军已破局而出,如今只待左路军前来会师,便可大展宏图。”
汉武帝刘彻:“张此时但凡有点远见,就该知道,现在北上的道路已经打通了,相比于南下,北上才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此时大家都担心的就是,他一点远见都没有,从他那上中下三策也能看的出来,完全是个偏安一隅的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