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贫穷养成的习惯

丁慧芳没听懂儿子在说什么,看着陈大明吃的这么香,她也很开心,坐在一边就那么看着。

这时候陈大明才意识到油条一共只有两根,急忙拿一根分给了母亲。

丁惠芳说道,“我不饿,大早上的吃不了这么油腻的东西。”

陈大明知道是母亲舍不得吃,小的时候遇到这种事儿,他就真以为母亲是不爱吃,就自己一个人都吃了。

现在知道不是这么回事儿了,他也不跟母亲谦让说道,

“我早上也没什么胃口,要是吃不完就丢掉吧。”

丁慧芳忍不住生气的说道,“这么好吃的油条,买了你不吃完还要丢掉,真是败家。”

骂完,丁慧芳就把剩下的都吃了。

陈大明嘿嘿一笑,小时候被母亲骂的时候总是很生气,但是现在被骂却感到很幸福。

父母那个年代物质是极其匮乏的,以至于那个年代的人都养成了一种习惯。

那就是他们认为好吃的东西,都会自己不吃而留给孩子。

其实这也是几乎所有动物的一种本能。

他曾亲眼看到过一条流浪狗叼着一个鸡腿,自己不吃,跑到远处喂给自己的幼崽吃。

说伟大有些夸张,这是刻在所有动物基因里的一种本能,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让物种生命延续下去。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再改变了。

等到了陈大明的那个年代,年轻人就开始反感自己的父母这种行为。

认为他们是没苦硬吃,只是感动了自己。

其实谁不知道那好东西好吃呢,只是长久以来的习惯,已经让他们形成了肌肉记忆。

这种习惯可能一直到死,都改变不了了。

经历过贫穷的人,那种习惯已经深刻在骨子里。即便有钱了也难以改变。

再严重一点的,如果好的东西没有给孩子,而是自己吃了。

心里甚至都会产生一种负罪感。

以前陈大明不懂,但是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他开始慢慢的明白了。

陈大明问母亲,“我爸什么时候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