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父子同心

“黑岩部”据险而守,试图负隅顽抗。然而,在唐军精良的装备、严密的阵型和韩猛出色的指挥面前,他们的抵抗显得徒劳。经过两次短促而激烈的战斗,唐军攻破了山寨,俘虏了酋长和主要巫师。韩猛当众宣布了他们的罪行,下令处决首恶,赦免了大部分被煽动的部众。

阿兰则在战后积极展开善后。她为受伤的土人治疗,分发粮食,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新祭祀的意义和唐律的威严。她告诉这些惊恐未定的山民:“大唐带来的是更好的生活,而非毁灭。遵守法令,学习新知,方能部落兴旺。抗拒王化,唯有死路一条。”

在武力震慑和阿兰的怀柔下,“黑岩部”及其影响下的区域终于被纳入有效管理。东洲的统治,在经历了这次局部的反复后,根基反而更加牢固。刘仁轨借此机会,将新式祭祀和唐律的推行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了所有归附部落。

长安,大明宫。

李琰的案头,摆放着三份文书:西域调查团关于账目清晰、暂无实证的初步汇报;太子李琮为魏王辩护、请求稳定西域的奏章;以及东洲刘仁轨平定“黑岩部”叛乱、推进融合的捷报。

他仔细阅读着,脸上看不出喜怒。良久,他提笔批复。

对调查团:“朕已知之。西域账目既无大碍,细枝末节,不必深究。然魏王身为藩王,手握重兵,身处要冲,需更加惕厉自省,谨言慎行。调查团可撤回,然告诫魏王,朕在西域,不只有他一个耳目。”

对太子:“太子所奏,老成谋国,朕心甚慰。兄弟和睦,共扶社稷,方为家国之福。南海之事,依既定方略行之,遇事当与张岱等将士商议,不可冒进。”

对东洲:“刘仁轨、韩猛平定叛乱,推行王化,有功于国。然东洲土广人稀,情况复杂,当以安抚为主,征伐为辅。新式祭祀,需结合土人习俗,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他的批复,再次体现了高超的平衡艺术。既默认了调查无果而终,保全了魏王的颜面和西域稳定,又借太子之口敲打了魏王,更警示他皇帝并非全然信任。同时,肯定了太子的顾全大局和东洲的治理成效。

一场可能引发朝局动荡的风波,在李琰的掌控和太子、魏王某种程度的“默契”下,悄然平息。然而,经此一事,魏王李意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天威难测与朝堂险恶,行事愈发谨慎;太子李琮则因这番表态,在朝野赢得了“仁厚识大体”的名声;而东西两线的开拓与经营,则在短暂的干扰后,继续沿着皇帝的宏伟蓝图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