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宝疑惑地接过信,拆开一看,瞳孔微缩。
信是汤正心写的,字迹朴实,内容也很简单。
他们父女,要走了。
信中说,临安城终究不是久留之地,他们只是普通人,只想找个偏僻的小山村,安安稳稳地过完下半辈子。
信的末尾,是对张君宝的感谢和祝福。
张君宝捏着信纸,手指微微发白。
他抬起头,看向顾渊。
顾渊却只是转身,留给他一个清冷的背影。
“去,或者不去,你自己决定。”
这一刻,张君宝终于明白了师父的用意。
师父是在逼他,逼他去亲手斩断过去的尘缘,去真正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顾渊的背影,鞠了一躬。
“弟子,明白了。”
说完,他不再犹豫,转身朝着府外大步走去。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桓清涟有些不解地问道:“公子,您为何……”
“玉不琢,不成器。”顾渊淡淡地打断了她,“他的路,终究要自己走。”
有些道理,别人说一万遍,都不如自己亲身经历一次来得深刻。
他给张君宝指了方向,但路,必须由张君宝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出来。
是就此沉沦,还是破茧成蝶,全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临安城外,那处安置明教伤员的庄园。
比起城内的喧嚣,这里要显得安静许多。
张君宝赶到时,汤正心和桃子已经收拾好了简单的行囊,正准备登上一辆不起眼的马车。
看到张君宝气喘吁吁地跑来,桃子面露欣喜之色,停下了脚步。
汤正心也是叹了口气,拍了拍女儿的肩膀。
“君宝,你来了。”
“汤大叔,桃子,你们……真的要走吗?”张君宝看着他们简陋的行装,心中很不是滋味。
“走,必须走。”汤正心的态度很坚决,“君宝,我们和你不一样。你现在是武神的高徒,前途无量。而我们,只是两个想活命的普通人。”
他看了一眼庄园里那些或躺或坐、神情麻木的明教伤员,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和后怕。
“这次临安之乱,死了太多人了。我这辈子,杀过人,也救过人,但从未见过那样的场面。我怕了,真的怕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留在这里,迟早还会被卷进别的纷争里。我这把老骨头无所谓,可桃子还小,我不能让她再跟着我担惊受怕。”
“可是……天下这么大,你们能去哪里?外面兵荒马乱的……”张君宝急切地劝说,“留在这里,有我师父的名号在,没人敢动你们的!”
“君宝,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汤正心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正因为你是武神的高徒,我们才更要走。”
“我们父女受你牵连,已经欠了你天大的人情。再留下来,只会成为你的拖累。我们不想这样。”
张君宝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