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尾声

那日靖海伯府书房中陈恪那番近乎泣血的陈词,将他从那个危险的边缘硬生生拉了回来。

海瑞的剑,刺穿了他的铠甲,让他流血,让他痛彻心扉。

但陈恪的话,却在他几乎要放弃的那一刻,为他勾勒出了另一条艰难却可能孕育生机的路径。

帝国的千疮百孔,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

海瑞不过是将那些脓疮一个个指给他看,甚至亲手将其挤破。

而陈恪,则似乎在尝试着,要为他找来能愈合伤口、乃至强健肌体的“新药”。

这“新药”的风险,他深知。

但其背后那诱人的可能——不耗国帑而强水师,坐收倭银而实太仓——却像黑暗中摇曳的一星烛火,吸引着他这位深谙算计的帝王。

于是,关于海瑞的最终处置,那“大不敬”的滔天罪名,竟就此悬置了起来。

没有立刻下令处斩,也没有循例下狱论死。

一道极其简略、甚至显得有些含糊的朱批,经由司礼监下发至三法司:“海瑞狂悖,触怒天颜,罪证确凿。然朕念其或出一愚忠,不忍遽加典刑。着锦衣卫押送诏狱,严加看管,静候后命。”

“静候后命”。

这四个字,让所有暗中观望、屏息以待的势力,都暗自松了一口气,却又陷入了另一种更深的不解与揣测之中。

陛下这是何意?是暂时不想杀,以彰显“仁德”?还是另有深意?

无人敢问。

于是,海瑞便从刑部大牢,被移入了那座更加阴森、更加令人绝望的北镇抚司诏狱深处。

没有审判,没有刑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仿佛被遗忘在了时光的角落。

诏狱那潮湿阴暗的单人牢房,成了他最终的归宿。

每日粗粝的饭食,透过狭小气窗变化的微光,以及狱卒那沉默而偶尔带着一丝复杂探究的目光,构成了他世界的全部。

然而,海瑞的神情却异常平静。

他知道,自己的话,已经说完了。

他等待着最终的结局,无论是斧钺加身,或是老死狱中,皆坦然无惧。

他点燃的火,已然留下。

至于这火种能否燎原,已非他所能左右。

他求仁得仁,心中再无挂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