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支长桨同时用力,划破平静的海面。“希望号”微微一颤,开始缓慢地、有些笨拙地向前移动!

“动了!动了!筏子动了!”岸上的杜小荷、杜妈妈和王念白激动得抱在一起,又跳又叫。

筏上的众人也是心情激荡,奋力划动船桨。木筏的速度虽然慢,但确确实实在前进!离开了浅滩,向着稍深一些的海域驶去。

初始的顺利让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甚至开始有些兴奋地讨论起来。

“嘿!这大家伙还挺稳当!”二嘎子一边划桨一边笑道。

“主要还是谦儿这法子好,这浮囊顶了大用!”李老大赞许道。

王谦却没有丝毫放松,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海面,感受着木筏在微浪中的每一次起伏。他在测试,测试木筏的稳定性,测试转向的灵活性,测试在众人重心移动时筏身的反应。

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转向极其困难。木筏没有舵,全靠两侧船桨划水的差速来转向,反应迟钝,需要很大的力量和协调性才能勉强改变方向。在平静的海面尚且如此,若遇到风浪,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是稳定性。在微浪中,木筏还算平稳。但当二嘎子兴奋之下用力过猛,导致木筏稍微加速时,或者当一个小浪头从侧面打来时,筏身会出现明显的横向摇晃,虽然不至于倾覆,但站在上面的人需要不断调整重心才能站稳,若是载着更多物资和不会水的人,这种摇晃将是致命的。

“停桨!”王谦突然下令。

木筏缓缓停在相对平静的海面上。王谦蹲下身,仔细察看甲板与框架的连接处,尤其是他们采用了“简易榫卯”加强的地方。他发现,在经历了刚才的划行和摇晃后,有几处捆绑的藤蔓出现了轻微的松动,甲板与肋骨之间也发出了细微的“吱嘎”声。

“看来,光靠捆绑和树脂,长期的海上颠簸还是不够牢靠。”王谦眉头紧锁,对围过来的众人说道。

就在这时,一直留意着海面变化的李老大突然指着远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老王,你看那边!”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原本晴朗的天边,不知何时积聚起了一团灰白色的云雾,海面的颜色也变得深暗了一些,风似乎也比刚才急了少许。虽然远谈不上是风暴,但对于初次下水、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的“希望号”来说,任何一点风浪的加剧都是严峻的考验。

“要起风了。”杜勇军经验老到,面色凝重地说,“咱们得赶紧回去!”

“升起船帆试试!”王谦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正好试试借风力,也看看这桅杆吃不受得住力!”

王冉立刻动手,和杜勇军一起,费力地将那面厚重的山羊皮船帆拉上了桅杆。船帆在逐渐加强的海风中鼓荡起来,发出“噗啦啦”的声响。

帆一张开,“希望号”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速度明显加快,向着海岸的方向驶去。起初,一切顺利,借助风势,比单纯划桨省力了不少。

然而,好景不长。当一阵稍强的侧风吹来时,问题再次暴露。由于木筏自身阻力大,转向困难,很难及时调整角度迎风。侧风推着船帆,产生了一个强大的侧向力,整个木筏开始不受控制地向一侧倾斜、横移!

“不好!要偏!”李老大惊叫。

筏身倾斜的角度瞬间加大,甲板上的淡水竹筒滚落,差点掉进海里。王晴和王冉惊呼一声,险些摔倒。二嘎子拼命用船桨试图抵住水面,矫正方向,却收效甚微。

“降帆!快降帆!”王谦当机立断,大吼道。

王冉和杜勇军手忙脚乱地松开系着船帆的藤蔓,厚重的山羊皮帆“哗啦”一声落下,堆积在桅杆下。失去了风力推动,木筏的倾斜终于停止,但依旧在海面上打着转,难以控制。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风浪似乎又大了一点,白色的浪头开始出现,一下下地拍打着筏身,发出“砰砰”的闷响,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众人的裤脚。原本平静的试水,骤然间变得惊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