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晴和二嘎子则负责警戒和了望,他们站在木筏两侧稍高的位置,仔细搜索着海平面,希望能发现陆地的影子或者过往船只的踪迹。王冉协助杜小荷照顾着身体不适的杜妈妈和李老大,给他们喂水,用湿布擦拭额头。
航行是枯燥而疲惫的。阳光逐渐变得炽烈,毫无遮挡地炙烤着木筏和筏上的人。携带的淡水变得异常珍贵,大家只能小口啜饮。为了防止中暑,杜小荷将一些较大的贝壳装上海水,让大家不时用海水湿润手臂和脸颊降温。
偶尔能看到成群的海鸟从头顶飞过,李老大便会根据它们飞行的方向,再次确认和调整航向。“跟着鸟飞,多半没错!”他笃定地说。
中午时分,他们在航行中进行了第一次简单的进食。食物是冰冷的熏肉干和硬邦邦的鱼干,就着少量的淡水艰难下咽。虽然食物充足,但缺乏热食和蔬菜,长期下去必然会影响体力。王谦心里清楚,必须尽快适应这种海上生活,并想办法在航行中补充新鲜食物。
下午,海上起了一阵风,浪头明显大了不少。“希望号”开始在海浪中颠簸起伏,每一次浪头的撞击都让筏身发出沉重的闷响,加固过的连接处依旧传来了令人牙酸的“吱嘎”声,考验着他们的改进成果。海水不时冲上甲板,打湿众人的裤脚和部分物资。
“抓紧了!都抓紧身边的固定物!”王谦大声提醒,自己也紧紧抓住了桅杆下的一个绳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杜小荷将小守山护在怀里,用身体为他挡住溅起的海水。王念白吓得小脸发白,紧紧抱住母亲的手臂。二嘎子和王晴则奋力用木桶将漫上甲板的海水舀出去。
幸运的是,木筏经受住了这次考验。加固的楔子没有松动,桅杆基座稳稳当当,舵系统虽然操控依旧费力,但始终有效。当风浪渐渐平息,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一种劫后余生般的庆幸感油然而生。他们对“希望号”的信心,又增加了一分。
傍晚,夕阳将无垠的海面染成一片金红,壮丽得令人窒息。王谦根据夕阳的位置,再次校准了航向。夜晚即将来临,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他们选择在相对平静的海面下了锚——那是一个用藤蔓绑着的大石块。虽然固定效果有限,但至少能减缓木筏随波逐流的速度。
夜幕降临,星空低垂,银河横亘天际,清晰得仿佛触手可及。没有了岛屿的遮挡,海上的夜空显得格外辽阔而神秘,却也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孤寂与寒冷。
王谦安排了守夜。他和二嘎子值第一班,其他人则挤在甲板中央,裹着所能找到的所有兽皮和衣物,试图在摇晃和寒冷中入睡。杜小荷将小守山紧紧抱在怀中,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他。王念白蜷缩在母亲身边,也许是太累了,很快就在摇晃中沉沉睡去,只是眉头依旧微微蹙着,似乎在梦中还在与他的猴子朋友告别。
王谦坐在筏首,仰望星空,寻找着那颗永远指向北方的北斗七星。星光冰冷,海风刺骨。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责任,对前路的思量,也有对那座已然远去的海岛的复杂思绪。猴群送别的悲鸣,小白毛那不舍的眼神,王念白的泪水……这一切,都如同烙印,深深刻在了他的心底。
他知道,回家的路漫长而艰难,但他们已经踏出了最坚定的一步。告别了过去,才能拥抱未来。无论前方是风是浪,是坦途还是荆棘,他们都将携手同行,直至抵达那片魂牵梦萦的故土。
夜色深沉,海浪声声,“希望号”如同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载着九个不屈的灵魂,载着沉甸甸的希望,向着未知的西方,坚定地漂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