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芙蓉园拍卖会1

宿主的梦 苲草 1503 字 19天前

九月将尽,只剩两日便要翻篇。

芙蓉园里的桂香已淡了些,却仍有细碎的金桂瓣儿沾着晨露,落在曲江池畔的青石板上,晕开点点浅黄;岸边的垂柳褪了盛夏的浓绿,枝条上挑着几片半黄的叶子,风一吹,便悠悠打着旋儿落下 —— 就在这清润又带着几分萧索的秋意里,一座崭新的三层框架小楼,正静静立在园东的开阔处,准备迎接它的第一次盛会。

这小楼与芙蓉园里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截然不同:黑铁铸就的骨架纵横交错,衬着浅棕色的厚木板,线条利落得像文渊笔下的白话诗,没有繁复的雕花,却透着股鲜活的新奇劲儿。

楼前挂着幅丈许长的红绸,绸面用金粉写着五个大字 ——“新奇特拍卖会”,阳光一照,金粉闪着亮,远远望去,便让人心里生出几分期待。

走近了看,小楼的布置更是透着巧思,三层空间各有侧重,却都围着 “新奇特” 三个字打转:

一层?迎宾候场区 刚踏上门前的石阶,就见两个穿青布短打的侍从守在红绸拱门旁,手里捧着叠素色宣传单,见人来便笑着递上 —— 单子上用简笔画勾着几件拍品的模样:会发出暖光的琉璃灯、能省力的 “改良独轮车”、巴掌大的铜制望远镜,寥寥几笔,却勾得人忍不住想细看。

往里走,两侧靠墙摆着临时搭的木架展台,铺着浅蓝的布巾,上面摆着几件小件拍品:比如一枚能映出清晰人影的 “高清铜镜”(比寻常铜镜亮了数倍),一沓写着 “吸水速干” 的粗布帕子,还有个能自动滚着磨墨的 “小木驴”。

不时有提前来的客人凑在展台前,或拿起帕子沾水试,或对着铜镜照,小声议论的声音里满是好奇。

通往二层的木梯设在厅中央,扶手上缠着浅黄的桂花纹丝带,台阶上铺着防滑的草席,每级台阶旁都贴着小纸片,写着 “小心慢走”,透着几分细致。

二层?主拍卖会场 一上二楼,便觉空间豁然开阔。整个楼层呈圆形,中间是高出地面半尺的拍卖台,台面铺着深红的天鹅绒,绒面泛着柔和的光;台上摆着一把梨木拍卖槌,旁边立着两个黄铜喇叭 —— 正是文渊先前用过的 “传声喇叭”,显然是为了让后排的人也能听清拍卖师的话。

拍卖台正前方是贵宾席,摆着二十张铺着软垫的梨花木椅,椅背上贴着 “贵宾 X 号” 的木牌,几上放着白瓷茶盏和墨色的拍品名录;贵宾席往后,是整齐排列的普通席位,数百张木椅按编号排开,椅边的小几上摆着粗瓷水杯,方便客人随时取用。

天花板上悬着三盏巨大的六角绢灯,灯罩上绣着芙蓉花,暖黄的灯光透过绢面洒下来,把整个会场照得亮堂又不刺眼;拍卖台左侧有个丈许宽的展示架,架上盖着银灰色的纱幔,纱幔下隐约能看到几件大件拍品的轮廓 —— 有人说那是 “能载两人的轻便马车”,也有人猜是 “能自动扇风的竹制凉榻”,引得不少人频频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