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起身,走下茶棚,在那片混乱的堆放区附近仔细勘察。他发现,并非所有货物都如此狼狈。偶尔有几批货物,使用了统一的、较为结实的大竹筐,或者上面盖着厚实的防水油布,堆放得也相对整齐,损耗显然小得多。只是这类货物似乎属于少数几家大商号,他们有自己的人手和规范。
差距显而易见。大多数中小货主,根本没有能力建立这样的体系。
一个商机如同电光石火般劈入沈墨轩脑海!
如果他来提供一种服务呢?一种标准化的、低成本的临时仓储与包装改善服务?
比如:定制一批坚固耐用、规格统一的竹筐或木箱,租赁给货主使用,减少搬运中的破损; 提供大面积的、分区管理的防水油布,有偿覆盖货物,防雨防尘; 甚至,圈出一小块临河的空地,作为简易但管理有序的临时堆场,派人统一看管、登记,收取微薄的管理费……
这对于单次运输量不大、无力自建体系的中小货主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即便每次只收取微不足道的费用,但积少成多,在这每日吞吐量惊人的汴河码头,也将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他能借此接触到三教九流的人物,编织属于自己的信息网络!
越想越觉得可行!这并非多么高深的点子,只是将现代物流中基础的标准化和集中管理理念,因地制宜地应用到这原始的码头环境中!
关键是执行和抢占先机!
他抑制住心中的激动,目光在人群中搜索,很快锁定了刚才那位损失了米粮、愁眉苦脸的王掌柜。
沈墨轩整理了一下衣袍,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走上前去,拱手道:“这位掌柜请了。”
王掌柜正心烦意乱,见一个陌生年轻人搭话,没好气道:“何事?没见老子正晦气着吗?”
沈墨轩不以为意,指着地上狼藉的米粒和散乱的麻袋,语气诚恳道:“在下方才无意间看到掌柜货物受损,深感惋惜。其实此等损耗,并非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