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春闱开场

第一百一十三章:春闱开场

秋高气爽,天色未明,贡院街已是人声鼎沸,灯火如龙。

三年一度的秋闱大比,就在今日拉开帷幕。无数士子的命运,将在这座庄严而森严的贡院之内,经历三日煎熬,得以裁定。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紧张、期盼、焦虑与神圣的复杂气息,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

沈墨轩站在距离贡院正门约百步之外的一处屋檐阴影下,默然凝视着眼前这幅宏大而喧嚣的图景。他一身寻常青衫,毫不起眼,如同汇入江海的一滴水,无人留意。

在他的视线中,赴考的士子们如同潮水,从四面八方涌来,在贡院门口汇聚。有的锦衣华服,前呼后拥;有的布衣素衫,形单影只;有的面色从容,步履沉稳;有的则脸色苍白,手指因紧张而不自觉地颤抖。

而在这纷乱的人潮中,一片奇特的“有序”区域,引起了沈墨轩,也引起了周围不少人的注意。

那便是使用“墨轩阁”产品的考生们。

他们手中的考篮结构统一,虽不华丽,却显得格外规整。在等待巡检入场时,他们不像其他许多考生那样需要反复检查、调整篮内杂乱堆放的物品,而是显得从容许多。笔墨砚台在各安其位的卡槽内安稳不动,食物区与文具区严格分离,油灯稳稳地放置在专属的凹槽内。

当巡检官严厉的目光扫过,要求打开考篮查验时,这些考生往往能最快速度、最大角度地敞开考篮,内部结构一目了然,巡检官几乎无需过多翻捡,目光一扫,确认无夹带,便能挥手放行,效率明显高于检查那些内部杂乱无章的传统考篮。

“看那边,是用了‘墨轩阁’考篮的……”

“果然齐整,查验都快些。”

“早知我也去租一套了,你看我这儿乱的……”

隐隐的议论声传入沈墨轩耳中,带着羡慕,也有几分后悔。他的产品,在这决定无数人命运的考场之外,第一次以一种直观而有力的方式,证明了其存在的价值——并非奇巧,而是真正的便利与高效。

看着那些因自己的产品而稍显从容的学子依次通过查验,走入那扇决定命运的朱漆大门,沈墨轩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有欣慰。他凭借自己的观察与努力,创造出的东西,确实帮助到了一些人,缓解了他们临考前的部分焦虑与忙乱。这与他“便民利举”的初衷相符。

有感慨。曾几何时,他也曾寒窗苦读,也曾怀揣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梦想。若非家仇变故,他或许也会是这万千士子中的一员,怀着忐忑与憧憬,踏入这贡院之门。如今,功名之路已与他无缘,他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一个服务的提供者,站在命运的彼岸,看着他人去搏杀。

更有一种无形的压力。陈砚舟的警告言犹在耳,慕容惊鸿的暗示萦绕心头。这庄严的科举之下,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暗流?他这小小的“墨轩阁”,又会与这些暗流产生怎样的交集?

晨钟敲响,浑厚悠扬,传遍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