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敌友难辨

第一百七十九章:敌友难辨

城南土地庙的残破门扉在夜风中吱呀作响。

沈墨轩悄无声息地潜入庙内,只见断壁残垣间蛛网密布,唯有中央一尊斑驳的土地像尚算完整。月光从屋顶的破洞洒下,为庙内铺上一层诡异的银白。

“你来了。”一个声音从土地像后传来。

沈墨轩警觉地按住剑柄:“何人?”

一个佝偻的身影拄着拐杖缓缓走出。月光下,沈墨轩认出这是那日永丰当铺的老人。

“老人家?”沈墨轩惊讶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老人咳嗽几声,沙哑道:“秦姑娘托我传话,她临时有要事,不能前来。但府库银两的下落,老朽略知一二。”

沈墨轩急忙上前:“愿闻其详。”

老人从怀中取出一本破旧账册:“这是府库的暗账。明账上的银两确实‘不翼而飞’,但实际上,是被分批运往了不同地方。”

沈墨轩接过账册,借着月光细看,越看越是心惊。账册显示,就在漕工暴动前十天,府库白银分五批被调往各地,而接收方均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商号。

“这些商号...”沈墨轩蹙眉,“我从未听说过。”

老人冷笑:“这些都是空壳商号,真正的幕后主使...”他忽然顿住,侧耳倾听,“有人来了!快走!”

话音未落,庙外已传来杂沓的脚步声。沈墨轩急忙收起账册,与老人迅速从后门退出。

刚离开土地庙,就听庙内传来一声厉喝:“搜!仔细搜!”

沈墨轩藏在暗处,看清来者竟是王安石的随身护卫,心下顿时一沉。

回到住处,沈墨轩连夜翻阅那本暗账。凭借多年经商的经验,他很快发现这些空壳商号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均在近期与一个名为“海运总社”的组织有过资金往来。

“海运总社...”沈墨轩喃喃自语。他记得这是王安石大力推动的一个新政试点,旨在统筹管理海上贸易。

难道真是王安石掏空府库,为他的新政筹款?

这个想法让他不寒而栗。若真如此,王安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程度,远超他的想象。

次日清晨,沈墨轩正准备进一步调查,却收到王安石邀他共同视察漕运的请求。

漕河岸边,工人们正在疏浚河道。王安石指着繁忙的景象,意气风发:“看,沈兄,这才是利国利民的大业!待漕运疏通,东南粮米可直抵京师,再也不必担心粮荒。”

沈墨轩观察着王安石的神态,试图从中找出破绽:“王大人,漕运改革固然重要,但淮安府库空虚,拖欠漕工工钱一事,不知何时能够解决?”

王安石面色微沉:“此事我已在想办法。倒是沈兄,听说你近日在暗中调查府库银两去向?”

沈墨轩心下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王大人何出此言?”

王安石转身直视他:“有人看见你昨夜出现在城南土地庙。那地方偏僻荒凉,沈兄去那里做什么?”

四目相对,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硝烟。

“不过是随意走走,”沈墨轩淡淡道,“倒是王大人消息灵通,连我昨夜行踪都了如指掌。”

王安石眼神闪烁,忽然笑道:“沈兄多心了。我只是担心你的安全。如今淮安局势复杂,还是小心为上。”

视察完毕,沈墨轩回到住处,发现房间有被翻动过的痕迹。虽然对方手法高明,几乎恢复了原样,但他特意留下的几个暗记都已移位。

“果然在监视我。”沈墨轩心下凛然。

当晚,他秘密联络苏芷瑶在淮安的耳目,要求调查“海运总社”的底细。同时,他修书一封,派人快马送往京城,请陈砚舟帮忙查证王安石与吕维余党是否有往来。

三天后,两边的回复几乎同时到达。

苏芷瑶的耳目回报:“海运总社表面由几位海商组建,实则幕后有朝廷官员操控。该社近期资金流动异常,数额巨大,来源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