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解码者

希望如同强心剂,注入了莉安娜·瑞德近乎枯竭的精神。破解意识种子中的数据包,成了比获取能量更优先的任务。

她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这台临时拼凑的解码工作站前。环境依旧严寒,食物依旧匮乏,但那双紧盯着数据板屏幕的眼睛,却燃烧着近乎偏执的火焰。

“意识锚点”发生器持续工作着,发出稳定的低频嗡鸣。她不断微调其输出频率,试图再次完美匹配意识种子的共振核心,复现那次意外的数据喷发。这个过程枯燥无比,如同用声音寻找一个看不见的、不断移动的共鸣点。

失败。失败。还是失败。

意识种子的共振虽然比之前强健稳定,却再也没有主动释放出那种结构化的数据流。它只是静静地存在着,对莉安娜的种种尝试报以沉默。

莉安娜没有气馁。她转而开始深入研究那次意外记录下来的数据碎片。即使无法破解内容,她也能分析其结构特征、能量签名和波动模式。

她发现,这些数据并非简单的二进制代码,而是一种更加复杂、多维度的能量信息编码。它似乎同时包含着逻辑指令、能量蓝图甚至某种…情感底色?这远远超乎了常规计算机数据的范畴,更像是一种…意识本身的直接转录?

这解释了为何常规解码器毫无用处。她需要一种全新的、能理解这种“意识语言”的解析方式。

一个大胆的念头浮现——既然数据是通过能量场谐振耦合出来的,那么破解的关键,或许不在于计算机算法,而在于模拟那种特定的谐振状态本身?

她开始尝试改造解码工作站。她利用从信标设备和飞船残骸中找出的零件,组装了一个简陋的谐振放大器和反馈回路,将其连接在“意识锚点”发生器、意识种子维护单元和数据板之间。

这个装置的目的,不是被动等待谐振发生,而是主动地、精确地在三者之间构建并维持一个稳定的能量谐振场,强行“ coaxing ”(诱导)出种子内部的信息,并尝试将其“翻译”成数据板可以处理的信号。

这无疑更加危险。强行介入意识种子的内部能量场,很可能对其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可能引发无法预料的能量反冲。

但莉安娜别无选择。

她进行了无数次模拟计算,设定了严格的安全阈值,将输出功率设定在最低水平。

第一次主动谐振尝试。

她深吸一口气,启动了装置。

嗡……

一阵低沉而奇异的嗡鸣声在避难所内响起。意识种子的光芒似乎微微波动了一下。数据板屏幕上,杂乱的能量信号开始增强,但依旧没有形成有价值的数据流。

失败。谐振频率不够精确。

调整。再尝试。

又一次失败。

每一次尝试都耗费着宝贵的能量,也考验着她的神经。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后,她几乎要将谐振频率调整到一个理论上存在但极难稳定的区间时——

装置发出的嗡鸣声陡然变得圆润而和谐!

意识种子的光芒猛地明亮了一个等级,并且开始以一种复杂的、充满韵律的模式闪烁!

数据板屏幕上的能量信号瞬间变得高度有序,如同瀑布般冲刷而下!解码程序第一次开始真正地解析出可读的信息片段!

成功了!

莉安娜的心脏狂跳,双手因激动和紧张而微微颤抖。她死死盯着屏幕。

解析出的信息依旧残缺,但已经不再是无法理解的天书!

【…权限认证…碎片…林星河…生物密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