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库如何构成?投票过程能否更公开?这些都需要改进。”
“第三,奖项设置和时效性。奖项设置有时未能紧跟电影发展的多元化趋势,且评选周期长,与电影上映的热度期严重脱节,导致关注度下降。”
“第四,宣传和影响力。对比海峡对岸的金马奖,我们在国际视野、媒体宣传、尤其是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上,已经明显落后。”
“长此以往,我们自家最权威的奖项,含金量和知名度可能会被越拉越远。”
陆羽的发言直指核心,毫不留情面。
他最后总结道:“所以我建议,理事会能否成立一个专门的研讨小组,深入研究金鸡百花奖的改革方案?”
“这不仅是关乎一个奖项的声誉,更是关乎华夏电影整体形象和凝聚力的大事。”
陆羽的话音落下,包厢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李雪健环顾一周,见没人发言,便首先开口道:“陆羽提出的问题,确实存在,也很尖锐。”
“金鸡百花奖的改革,这些年也断断续续有人提,但牵涉面广,阻力不小。”
“不过,既然问题摆在这里,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认真研究一下。”
成龙随后也补充道:“是啊,尤其是提升专业性和公信力,这是奖项的生命线,我认为陆羽说的很有道理。”
李雪健和成龙这两位与陆羽关系较好的主席相继发言表示支持,然而,反对的声音也随之而来。
一直沉默的陈凯歌抬起了眼皮,目光平淡地扫过陆羽,然后看向主持会议的李前宽等人,语气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淡然。
“我认为,目前讨论金鸡百花奖的大幅改革,时机并不成熟。”
“华夏电影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
“奖项只是对成果的一种肯定形式,不应本末倒置,把过多精力投入到奖项机制的争论上,反而可能分散了创作的注意力。”
“金鸡奖的专业性,百花奖的群众基础,是需要我们共同去维护和发扬的,而不是轻易去否定和改变。”
他的话虽然说得冠冕堂皇,但核心意思很明确,反对改革,维持现状。
而且,他以大导演的身份强调“创作本位”,轻易就将陆羽的建议推到了“不务正业”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