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的表态,仿佛一个信号,让另外几位本就持保守态度的人更加坚定了立场。
他们纷纷发言,内容无外乎“稳定压倒一切”、“特色不能丢”、“需要从长计议”等等。
陆羽冷静地听着,他没有急于反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深知,在这种级别的会议上,资历、人脉和固有的观念,有时候比道理本身更有力量。
陈凯歌等人代表的,正是影协内部那股强大的守旧势力。
他们习惯于现有的格局和利益分配,对任何可能触动现有秩序的变革都抱有天然的警惕和抵触。
陆羽非常清楚,尽管他凭借辉煌的成绩和下层声望成功跻身副主席行列。
但在影协这个更看重资历、辈分和人际关系平衡的上层建筑内,他依然是一个新人,一个闯入者。
他的话语权,还不足以在涉及深层次利益和观念的问题上,一锤定音。
最终,关于成立金鸡百花奖改革研讨小组的提议,在明显的分歧下,未能形成决议。
李前宽见状,也只能打了个圆场。
“看来大家对这个问题还有不同看法,这也是正常的。”
“这样吧,这个问题我们先记录下来,以后找机会再议,当前,我们还是先集中精力落实大会确定的各项常规工作任务。”
小会在一片看似和谐,实则暗流涌动的气氛中结束。
离开餐厅,坐进车里,陆羽看着窗外流光溢彩却冰冷彻骨的北京夜景,眼神深邃。
这次小小的挫败,并未让他感到气馁,这本来就只是他的一次试探。
基层和市场,他已经有了足够的影响力。
但庙堂之高,光有资本和声望还不够,还需要时间,需要更多志同道合的‘自己人’,需要一步步将新生代的力量,注入到这僵化的肌体之中。
改革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他有的是时间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