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林场,红松林深处。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血腥以及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余韵。那头如同小山般的巨大黑熊,最终也没能逃脱狩猎队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在牛飞扬和猎犬小队不顾危险的佯攻挑衅下,被激怒的巨兽咆哮着冲出洞穴,迎接它的是麻松山、阿木尔、李吉姆(阿吉姆的汉名登记)等神枪手组成的交叉火力网。子弹如同疾风骤雨,精准地倾泻在它的眼、耳、口鼻等要害以及心脏区域。这头称霸一方、屡次挑衅的“哈拉玛”,在发出最后一声不甘的怒吼后,庞大的身躯轰然倒塌,震得地面上的积雪都为之跳动。
战斗结束,队员们看着那具巨大的熊尸,在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震天的欢呼!持续多日的追踪、对峙、以及昨夜险些发生的惨剧,所有的压力都在这一刻释放。这是狩猎队成立以来,剿灭的最为强大、也最为危险的单个目标。
麻松山却没有太多喜悦,他仔细检查着熊尸上的弹孔,确认其彻底死亡后,才缓缓松了口气。他环视周围,几名队员在刚才黑熊最后的疯狂冲锋中受了些轻伤,正在互相包扎,万幸无人重伤。他走过去,拍了拍牛飞扬满是汗水和熊血的肩膀,又对阿木尔和李吉姆点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打扫战场!熊皮、熊胆、熊掌小心处理,这些都是好东西!熊肉分给青松林场的工友们!”麻松山下达指令,声音带着激战后的沙哑,却依旧沉稳。
就在青松林场这边为铲除熊患而欢庆,并开始处理战利品时,远在望海屯的麻松山家中,却迎来了一波又一波意想不到的访客。起因,正是牛晓云带回的那艘宋代沉船和那些“海捞瓷”的消息。
这消息不知怎的,就像长了腿一样,先从望海屯几个见过实物的老渔民嘴里漏了出去,继而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一圈圈扩散,最终引起了轩然大波。
最先找上门来的,是县里和地区报社、广播站的记者。他们拿着笔记本和那种老式的、带着巨大闪光灯的照相机,围着刚刚从海上归来、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的牛晓云,以及那些被暂时存放在麻家厢房、小心保管起来的瓷器碎片和几件相对完整的器物,不停地提问、拍照。
“牛晓云同志,请您详细谈谈发现这艘古代沉船的经过!”
“这些瓷器,经过我们初步请教有关人士,很可能属于宋元时期!这是重大的考古发现!您和您的船员们立了大功了!”
“麻松山同志不在家吗?我们想对他进行一个联合采访,关于山林狩猎和海上发现的传奇经历!”
董良红和李秋兰有些无措地接待着这些“文化人”,看着那些闪光灯噼啪作响,既觉得光荣,又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牛晓云则尽量简明扼要地回答着问题,但她本性清冷,不喜多言,更不愿夸大其词,往往三言两语便说完了经过,让那些渴望挖掘更多“传奇细节”的记者们有些失望,却又对她这种务实的态度暗自点头。
记者前脚刚走,后脚就来了地区文化局和刚刚成立的文物保护办公室的干部。他们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神情严肃而激动。他们仔细鉴定了那些瓷器,甚至带来了放大镜和手电筒。
“没错!是影青瓷!看这釉色,这胎质,这刻花工艺!典型的宋代景德镇窑口风格!”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捧着那个缺了口的大碗,手都在微微颤抖,激动得满脸红光,“国宝啊!这些都是重要的历史文物!牛晓云同志,你们发现的地点具体在哪里?必须立刻进行保护性勘察和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