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声动四海难藏拙,纷扰袭来志不移

紧接着,闻风而动的还有各色人等。有自称是某大学历史系教授,想来“考察研究”的;有隔壁县市听说后,跑来“参观学习”的;甚至还有一些衣着体面、操着外地口音的人,私下里找到牛晓云或者留守的于振军(他负责处理狩猎队文书和后勤,时常在麻家),旁敲侧击地询问是否愿意“转让”几件瓷器,价格“好商量”。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纷扰,麻家小院一时间门庭若市,打破了往日的宁静。李秋兰和董良红忙着烧水倒茶,应付各路访客,累得脚不沾地。董良红看着那些人对几块碎瓷片都比对自己丈夫在山林里出生入死更感兴趣,心里不免有些不是滋味,但她性格温婉,只是默默操持着。

牛晓云更是烦不胜烦。她喜欢的是驾驭风浪、探索未知的挑战,是看着船舱被渔获填满的踏实,而不是这种无休止的询问、应酬和各种揣测。她多次明确表示,沉船和瓷器都已上报,如何处理由国家和文物部门决定,她个人无意插手,更不会出售任何东西。但总有人不死心,变着法子来纠缠。

就连留在驻地负责日常训练和休整的狩猎队员们,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他们出去买东西,或者到附近屯子里办事,总会被人拉住问东问西。

“哎,兄弟,你们队长真从海里捞出宝贝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说值老鼻子钱了?是不是以后就不用打猎了?”

“那鄂温克来的小娘们,枪法真那么神?跟乌娜吉比谁更厉害?”

这些议论和关注,让一些年轻队员难免有些飘飘然,走路时胸膛都挺得更高了,言语间也带上了几分炫耀。这种苗头,被细心的于振军和牛飞扬及时发现并压了下去。

“都嘚瑟什么?”牛飞扬把几个正在吹嘘的队伍叫到跟前,眼睛一瞪,“捞了几块破碗碴子就不是你们了?忘了在黑瞎子岭差点被野猪拱趴下的时候了?忘了在‘鬼见愁’峭壁上腿肚子转筋的时候了?都给老子把尾巴夹紧了!该训练训练,该巡逻巡逻!山子哥不在,谁要是敢翘尾巴,老子第一个收拾他!”

于振军也召集队员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语气平和却分量十足:“名声来了,是好事,说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认可。但名声也是负担,它会带来关注,也会带来诱惑。我们要记住狩猎队成立的初衷——守护山林,解决兽患。无论外面怎么喧闹,我们的根,在这片林子里,在我们的职责上。不要被虚名所累,更不要忘了本分。”

这些话,如同清凉的泉水,让有些浮躁的人心逐渐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