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嫂不为炊:嫂子不给他做饭。
· 父母不与言:父母不跟他说话。
· 喟然:叹息的样子。
· 是皆秦之罪也:这都是我苏秦的过错啊!(“秦”在这里是苏秦自称,一语双关。)
现代汉语翻译
苏秦游说秦王,上了十次奏章,但他的连横策略最终没能被实行。他带的黑貂皮袍子穿破了,一百斤黄金的盘缠也用完了,物资钱财都已耗尽,只好离开秦国回家。他缠着绑腿,穿着草鞋,背着书,挑着行李,身体瘦弱不堪,脸色黝黑,脸上带着惭愧的神色。
回到家里,妻子见到他,继续织布,不下织机;嫂子见到他,不肯为他生火做饭;父母见到他,也不跟他说话。 苏秦长叹一声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苏秦无能造成的过错啊!”
创作背景与作品介绍
1. 作品介绍:《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前221年)谋臣、策士们游说诸侯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它并非一人一时所着,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而成。其文风铺张扬厉,语言犀利,善于运用寓言和比喻,生动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策士形象。
2. 故事背景:苏秦的早期挫折
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中后期。苏秦是东周洛阳人,师从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他最初的政治抱负是推行“连横”策略,即劝说秦国与崤山以东的某些国家联合,进而逐个击破其他诸侯国。他西行至秦国,试图说服秦惠王。然而,当时秦国刚处死商鞅,对外来的游说之士心存忌惮,加之秦惠王认为统一天下的时机尚未成熟,因此并未采纳苏秦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