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李选侍:移宫风波碎烟霞,半生争宠终成空

朱由校虽然怕李选侍,但也知道大臣们说得对,只好下旨,让李选侍搬离乾清宫。可李选侍还是不肯搬,还跟太监们说:“谁要是敢来逼我,我就一头撞死在乾清宫里!”

大臣们见李选侍耍无赖,只好想了个“软办法”——他们让朱由校的奶娘客氏去劝李选侍。客氏跟李选侍关系不错,她对李选侍说:“选侍姐姐,你就别犟了。现在大局已定,你再闹下去,不仅保不住地位,还会惹祸上身。不如乖乖搬走,至少还能保住荣华富贵。”

李选侍想了想,觉得客氏说得有道理。她知道自己再闹下去,也不会有好结果,只好答应搬离乾清宫。万历四十八年(1620 年)九月初五,李选侍带着自己的儿子朱由模,搬到了仁寿宫的哕鸾宫居住。

“移宫案”就此结束。李选侍本想“挟天子以令诸侯”,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当上皇贵妃,还被赶出了乾清宫,彻底失去了对朝政的影响力。

可李选侍的“倒霉事”还没结束。她搬到哕鸾宫后没多久,哕鸾宫就发生了火灾。幸好太监宫女们抢救及时,她和朱由模才没被烧死,但宫里的财物都被烧光了。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议论,有人说这是“上天对李选侍的惩罚”,也有人说这是李选侍自己不小心引起的火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选侍经此一吓,彻底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她知道自己现在是“过街老鼠”,再不敢跟大臣们作对,只好在哕鸾宫里安分守己地过日子。

李选侍搬到哕鸾宫后,朱由校虽然偶尔会来看她,但对她已经没了往日的依赖。朱由校登基后,一门心思想着做木工活(他是历史上着名的“木匠皇帝”),对朝政和后宫的事都不怎么上心,自然也没心思管李选侍。

李选侍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冷清。以前她在乾清宫的时候,宫里的太监宫女们都围着她转,巴结她、讨好她;现在她搬到哕鸾宫,太监宫女们都懒得理她,连日常的用度都经常被克扣。有一次,李选侍想让太监给她买些绸缎做衣服,结果太监不仅没买,还说:“现在宫里财政紧张,你一个失势的选侍,还想穿绸缎?能有粗布衣服穿就不错了!”

李选侍气得浑身发抖,却只能忍气吞声。她知道自己现在没权没势,没人会帮她。她的儿子朱由模,也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加上宫里的医疗条件不好,在天启二年(1622 年)就病逝了,年仅五岁。

儿子的死,给了李选侍沉重的打击。她本来就身体不好,经此一痛,更是一病不起。宫里的太医来看过几次,开了些药,可李选侍没钱抓药,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

天启四年(1624 年),李选侍在哕鸾宫病逝,享年三十多岁。她去世的时候,身边只有一个老宫女陪着,朱由校只是象征性地派了个人来吊唁,连葬礼都办得十分简单。李选侍最终被葬在了北京西郊的金山陵园,跟郑贵妃一样,没有墓碑,也没有谥号,就像她的一生一样,热闹过后,只剩下寂寞和冷清。

李选侍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她出身平凡,却意外得到了朱常洛的宠爱,本来有机会安安稳稳地做个受宠的嫔妃,却因为野心太大,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落得个失势、丧子、寂寞终老的下场。

《明史·后妃传》里对李选侍的评价很简单:“选侍李氏,光宗宠妃也。移宫之案,颇涉其私。既移哕鸾宫,遂无宠。”意思是说,李选侍是光宗的宠妃,在移宫案中涉及私心,搬到哕鸾宫后,就失宠了。这个评价可以说是非常客观了——她确实有私心,想靠朱由校谋夺权力,但她的手段太拙劣,最终只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参考《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