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质量效应

实验室内响起一阵急促的掌声,但很快被黄佳铭压下。

“不要急着庆祝。”

他抬起手,神情严肃,“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八面体本身展现出的效应远超这个数值。我们只是用笨拙的手段,撬开了一条缝隙。”

他顿了顿,转头望向被厚厚护罩隔绝的八面体。那枚遗物依旧安静悬浮,橙黄色的光芒缓缓流转,像是在冷眼旁观人类的模仿与试探。

“下一步我们要尝试扩大‘θ场’,观察引力效应是否能延伸至更大尺度。”

“若成功,这将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奇观,而是改变文明底层逻辑的力量。”

中央研究大楼的实验室内,灯光整夜未曾熄灭。

自从第一次用微波腔与光学谐振腔组合“θ谱”成功减轻铝块重量后,整个团队几乎没有合眼。黄佳铭院士要求进行数次重复实验,以确保现象不是偶然,也不是仪器噪声所致。

第二次实验中,他们换用了纯硅材料的圆柱体,质量精确到十万分之一。θ谱频率重新叠加,结果依然出现了减重现象,幅度与铝块实验高度一致。

第三次,他们尝试了石英、铜、甚至是经特殊处理的碳纳米复合材料。每一次,只要“θ谱”中的峰值被组合并锁定在特定范围内,样品的质量都会出现微小但稳定的下降。

读数像冷冷的铁证,不容反驳。

“这不是噪声,更不是天平故障。”黄佳铭在报告会上拍了拍桌面,“我们面对的是一种新场,一种超越传统引力、电磁、弱强相互作用之外的现象。”

然而,他并未被兴奋冲昏头脑,而是紧接着提出了一个更尖锐的问题:“但它不是我们创造的。”

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

他调出实验数据,屏幕上浮现一条条曲线:“注意看,‘θ谱’必须依附于其它场来呈现。无论是微波腔、光学谐振腔,还是真空低频装置,本质上它们没有产生新场的能力。它们只是‘投影仪’,把‘θ场’映射出来。”

“映射?”有人低声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