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道温和的声音从阁内传来:“李管事,稍安勿躁。”
众人回头,只见一位身着月白儒袍的老者缓步走出,须发皆白,手里握着一卷《民生策》,正是简清言的师父文渊先生。他目光落在墨尘身上,指尖轻轻一点,一缕淡金的浩然气飘到墨尘丹田处,玄印瞬间安静下来,连驳杂的魔气都似被压进了深处。
“文渊先生!”李管事躬身行礼,语气却仍有不满,“这少年身上有邪气相,留不得!”
文渊先生摇摇头,捡起地上的书卷,递给那名学子:“墨尘的气虽驳杂,却无恶意,只是体质特殊,能与周围的浩然气相互感应罢了。”他看向墨尘,眼神温和却带着审视,“你随我来,三礼考核,我亲自考你。”
墨尘松了口气,跟着文渊先生走进崇文阁。阁内摆着数十张书案,案上放着笔墨纸砚,墙上挂着“仁义礼智信”五个大字,金光隐隐,扑面而来的浩然气让他丹田的玄印又开始轻轻发烫,这次却不是躁动,而是一种……渴望,像久渴的人想喝水,玄印的金色部分竟在慢慢变亮,吞噬着空气中稀薄的儒气。
“坐吧。”文渊先生指着一张书案,将一卷《春秋》放在案上,“三礼考核,考‘书’与‘礼’便可。你先写一篇《论民生》,不用急,慢慢写。”
墨尘拿起毛笔,指尖有些发颤——他从小在北漠乞讨,没读过多少书,《民生策》还是简清言这几天教他的。他深吸一口气,运转浩然养气诀,笔尖落下,“民为邦本”四个字慢慢出现在纸上。奇怪的是,随着字迹落下,丹田的玄印竟涌出一缕淡金的气,顺着手臂流到笔尖,纸上的字迹瞬间变得遒劲有力,隐隐泛着金光,连他自己都愣住了。
文渊先生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的浩然气……竟能与笔墨相融?这是‘文心初显’的迹象,寻常学子需修炼三年才能达到。”
墨尘心里清楚,这不是他的本事,是玄印在吸收周围的浩然气,再通过笔尖释放出来。他继续写,从“劝农桑”到“兴乡学”,每一个字都带着淡淡的金光,玄印的金色部分越来越亮,右臂的鬼纹则越来越淡,仿佛被儒气压制住了。
可写到一半,丹田突然传来一阵灼热——玄印吸收的儒气不够了,它开始渴望更纯粹、更强大的儒门本源,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墨尘的目光,看向崇文阁深处的一间阁楼,那里隐隐传来一股极浓的墨香,比周围的浩然气更吸引玄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停笔吧。”文渊先生突然开口,打断了他的思绪,“你的《论民生》写得不错,‘礼’的考核,我问你:若遇善与恶冲突,当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