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雨锁井陉

韩信闻讯,先是心中剧震,随即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喜如洪流般冲刷过全身!李左车被囚!陈余竟自断臂膀,亲手拔除了唯一能威胁汉军的毒牙!这简直是上天赐予的最大利好!

所有的阴霾——春雨的迟滞、张耳的疑云、甚至对虞瑶那一丝不该有的分神——瞬间被这巨大的转折冲散。陈余的刚愎和愚蠢,远远超出了他最乐观的预期!李左车那致命的毒计被彻底废弃,其本人身陷囹圄,意味着赵军已完全放弃了唯一能对汉军构成实质性威胁的战术。陈余,已亲手为自己掘好了坟墓!胜利的天平,开始不可逆转地向汉军倾斜!

几乎在同一时间,深入监视张耳的陈武也带回了解释其诡异行踪的详尽报告。原来,张耳频繁外出,甚至不惜冒险接触可疑人物,竟是在执行一项极其大胆、有效且…极其符合刘邦心意的反间计!

他利用自己在赵国盘根错节的旧关系网,巧妙地散布了大量真真假假的情报,核心信息便是:汉军因春雨连绵,粮草转运不济,已近枯竭;新兵怨声载道,逃亡日增;更关键的是——大将军韩信与副帅兼监军张耳(他自己)因战略分歧(是强攻还是暂退)而关系紧张,几近决裂,军心浮动,随时可能崩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甚至故意安排一些“赵军细作”“意外”截获了部分“汉军内部不和”的“密信”(实为他精心伪造,笔迹、印信足以乱真)!而他深夜冒雨带回的那个神秘锦盒,里面装着的正是伪造“密信”和散布谣言所需的各种特殊印信、空白帛书以及收买关键人物的金饼!

“大将军,”陈武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钦佩,“常山王此计,环环相扣,意在火上浇油!他散布的消息,尤其是伪造的‘将帅不和’密信,正可诱使陈余更加确信我军‘外强中干’,不堪一击,从而更加轻视我军,坚定其出关与我决战的决心!他这是在用自己的名声作饵,加速陈余踏入您的陷阱!其心…可诛,其计…却着实有效!” 陈武最后的话带着复杂的意味。

韩信沉默了。他看着陈武带回的、张耳伪造的部分“证据”样本,心中五味杂陈。张耳,不愧是刘邦最信任的老狐狸!他并非背叛,而是在忠实地、甚至超额地、以一种近乎自污的方式执行着刘邦赋予他的使命——牵制、监视,并最终确保韩信这柄锋利的双刃剑能按照刘邦的意图斩向目标!

他洞悉了韩信的作战意图,并巧妙地推波助澜,让陈余的骄狂膨胀到无可复加的地步!这是阳谋,更是对韩信能力的另一种“认可”与“利用”。

刘邦的制衡之术,被张耳玩得炉火纯青,令人脊背发凉。韩信对张耳的忌惮更深,但也明白,此刻,这个“监军”的“妙棋”,确实如同及时雨,极大地促成了他的计划。

时机,已然成熟!所有的铺垫都已就绪!韩信眼中燃烧起焚尽一切的炽烈战意,那是一种将天地万物皆化为棋子的冰冷狂傲。

三月下旬。

缠绵数日的春雨终于停歇,天空如被巨手擦拭过一般,碧蓝澄澈,阳光毫无遮拦地洒下,将太行山峦的雄浑险峻映照得纤毫毕现。

融化的雪水与雨水汇成汹涌的山涧溪流,奔腾咆哮,声震山谷,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擂鼓助威。

枯黄的坡地上,新绿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几簇倔强的山杏花在经历了雨水的洗礼后,于悬崖峭壁间绽放得更加娇艳夺目,粉白的花瓣在阳光下近乎透明,为这血腥的舞台涂抹上一笔惊心动魄的残酷诗意。

韩信下达了最终的、决绝的进军令!数万汉军,踏着尚未干透、依旧泥泞的山路,如同一条沉默而坚定的巨龙,向着死亡与荣耀并存的井陉东口——赵军重兵云集之地——缓缓而坚决地进发!

井陉东口之外,背靠的正是因春汛而暴涨、浊浪滔天、吼声如雷的绵蔓水(今冶河)!

浑浊的河水裹挟着上游的断木残枝,奔腾咆哮,形成一道令人望而生畏的死亡天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