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规划蓝图.携手共进

林晓棠的手机屏幕还亮着,气象台的预警信息刚弹出来,陈默已经抓起对讲机喊话。声音穿过湿漉漉的空气,落在刚处理完的分拣中心门口。赵铁柱正带着人往棚顶加防风绳,听见指令后把鲁班尺往腰间一别,转身就往东坡走。

“今晚轮值提前一小时。”陈默收起对讲机,低头看了看腕表,又抬头扫了一圈围过来的村民,“设备在检一遍,特别是后山那几根监测桩。 ”

孙大娘拄着拐站得笔直,手里拿着那份还没交回去的保险单。她没走,就等在幕布前,像是要把每一个字都刻在脑海里。林晓棠走过去,把手机递给她看实时雷达图,红黄色块正在山脉走向上慢慢推进。

“你看这儿。”她用指尖划过屏幕,“两百毫米降雨线,卡的就是咱们村背风坡。只要越过这条,保险自动触发。”

孙大娘眯着眼,忽然问:“那要是下了两百零一呢?”

“一样陪。”林晓常答得干脆,“不看地里烂了多少,只看气象台数据。”

人群里有人嘀咕:“说得轻巧,钱能补得了人心慌?”

陈默没搭话,弯腰从地上捡起一个竹制滤水装置。这是他父亲削的,接口处还留着刀痕。他当众折开,三根竹节、两层纱布、一把石英纱,三分钟不到,一套净水系统摆在了水泥台上。

“谁来试试。”他问。

一个年轻小伙上前照做,动作生疏但完整。水从顶端灌入,滴滴答答流到底盆,清亮无杂。围观的人开始议论,有几个孩子蹲在地上模仿组装。

王德发这时拄着拐走来,枣木杖头刻着一圈榫卯纹路,是他前些天让赵铁柱帮忙雕的。他把算盘往台面一放,拨珠声清脆响起来。一边念年份,一边打出对应灾款金额。

“1995年,旱,损失红薯十八吨。”

“2004年,涝,绝收五十三亩。”

“2016年,雹,果树倒伏四百株。”

他停下来,指着最后一行:“这些年加起来,折合现在币值,三百七十六万。咱们这次参保面积四百一十二亩,保费每亩八十,合计三万两千九百六十,不到十年一遇损失的零头。”

没人再说话了。

孙大娘低头咬破手指,在保险合同上按下红印。接着是张大叔、李婶、赵家兄弟……七十份签名,三十七亩地,全部落定。林晓棠收起合同,发现自己的手心全是汗。

下午的会改在村委会。桌上摆着两样东西:一台平板电脑,和一支铁皮算盘。林晓棠打开电子账本,资金流向以动态箭头出现。王德发坐在对面,拐杖靠墙,双手搭在算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