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村民的物资捐赠.爱心汇聚成河

清晨的雾气刚散,村委会仓库门口堆着几块烧过的木梁,焦黑的四面朝天。李二狗蹲在边上,用卷尺量着一根完好的横木,嘴里念着尺寸。他抬头看了眼工地,陈默正站在公示板前翻本子,袖口沾着泥灰。

王德发拄着拐从巷口过来,脚步慢但稳。他绕到仓库后墙,看见张婶站在台阶下,手里攥着个布包,指节发白。

“你这是……?”王德发问。

张婶没抬头,声音压得很低:“我想捐点东西。”

王德发愣了下。他知道张婶节俭,连针线都舍不得扔,更别说拿东西出来。

“拿什么?”

她没答,只把布包递过去。王德发接过来,解开一角,里面是一只银镯,样式老旧,边沿磨得发亮。

“祖上传的。”她说,“换套课桌椅,行不行?”

王德发没动,盯着那镯子看了几秒。他知道这东西对张婶意味着什么。她男人瘫在床上十几年,儿子在外头打工从不寄钱,这镯子是她唯一值钱的物件。

“你真的想好了?”

“我想好了。”她声音轻,却没抖,“我见他们把歪的架子一根根扶正。把松的钢筋一根根绑牢。她们没糊弄,我也不该藏着。”

王德发点点头,拄拐往村委会走。陈默听见声音抬头,看见他手里布包的一角露出银光。

“张婶捐的。”王德发把包放在桌上,“她说,换套课桌椅。”

陈默没立刻接话。他打开布包看了看,又合上,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本新账本,封面写着“爱心台账”四个字

“不记个人名,只记用途。”他说,“银镯折价,用于采购教学物资,账目公开。”

王德发点头:“我来记。”

陈默拿起笔,在第一页写下:“一、 银镯一只,估价一千两百元,定向用于村小课桌椅采购。”下面留出签名栏,他写上:“接收:陈默”,又在监督栏写下“王德发”。

张婶站在门口,听见了,没说话,转身走了。她走得很慢,背有点弯,但脚步没停。

不到一个钟头,林晓棠抱着图纸进来,看见台账本放在桌上,翻开看了一眼,抬头问:“谁开头的?”

“张婶。”王德发说。

林晓棠怔了下。她记得刚来村时,张婶当面质问陈默:“你们年轻人,走的走,骗的骗,还得有真心?”那时她连一杯水都舍不得倒给他们。

他低头看着那行字,忽然说:“我画个图吧,把东西怎么用的标出来。”

她在纸上画了个方框,写上“爱心捐赠流向图”,下面分两栏:来源、去向。银镯连向“课桌椅”旁边标注价格和采购时间。

“贴出去。”她说,“让大家看得见。”

陈默点头。林晓棠拿着图走到公示栏前,用图钉钉好。阳光斜照过来,纸页微微颤动。

中午前,村东头的老赵头来了,提着三把锄头,柄都磨出了油光。

“旧了,用不了啦。”他说,“给你们工地使。”

陈默接过来,登记进台账。王德发拿出算盘,噼啪打了几下,报出估价:“每把三十,共九十。”

老赵头摆手:“不要钱,就登记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