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欣欣向荣的天堂寨: 打土豪,分田地!

他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打击投机倒把,确保公平交易。

一个本地的地痞,想在市场上强买强卖,被巡逻的士兵当场抓住,绑在木桩上示众。

萧山令亲自对着围观的百姓宣布。

“在咱们天堂寨,只有一条规矩,那就是公平!谁敢坏了这条规矩,就是跟我们独立旅过不去,就是跟咱们几十万父老乡亲过不去!”

同时,他还建立了一套基本的物资分配制度,将缴获来的粮食、布匹等紧缺物资,优先分配给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孤寡和伤残家庭。

小主,

沈静也没有闲着。

她带着那支小小的医疗队,不知疲倦地在各个村镇之间进行巡回医疗。

她们不仅为百姓们看病治伤,还大力宣传防疫知识,教大家如何喝开水,如何处理垃圾,如何预防在战后最容易爆发的瘟疫。

在一系列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天堂寨地区,一扫往日的颓废和荒凉。

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充满希望的景象。

军民之间的关系,也从最初的警惕和隔阂,变得亲密无间。

老百姓们会自发地将家里最好的食物,送给那些帮助他们开垦荒地的士兵。

而士兵们,则会严格遵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并将自己省下来的津贴,去帮助那些更困难的家庭。

在一个新开垦的田埂上,阳光正好。

一个脸庞还带着稚气的年轻士兵,正坐在一块石头上,耐心地,一笔一划地,教一个光着脚丫的农民孩子,在沙地上写字。

他写的第一个词,就是“中国”。

那孩子抬起头,用一种清澈的眼神看着他,用同样稚嫩的笔画,在旁边,也写下了这两个字。

然而,在这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之下,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依然如同乌云一般,笼罩在李逍遥和所有决策者的心头。

根据地自身,几乎不产出任何现代工业品。

他们可以开垦土地,种出粮食。

但他们造不出一粒盐,织不出一寸布,也生产不出一片最基本的消炎药。

这些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物资,依然处于极度的短缺状态。

他们必须尽快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能够进行自我循环的经济体系。

否则,眼前的这一切繁荣,都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