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楚云飞的灵魂拷问:楚云飞的信仰崩塌了!

兵工厂的建立,像一块巨石,在楚云飞平静的心湖里,投下了剧烈的波澜。

那颗粗糙却威力巨大的手榴弹,那枚复装成功却光洁如新的子弹,带来的震撼,远比一场酣畅淋漓的胜仗要来得更加深刻。

如果说,之前的阎王涧大捷,让他看到了李逍遥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那么,这座从无到有,在山洞里敲打出来的兵工厂,则让他看到了这支军队背后,那种可怕的,坚韧不拔的创造力和组织力。

这是一种比单纯的军事力量,更让他感到敬畏的东西。

战斗的间隙,楚云飞开始走出自己的三五八团防区。

没有带任何随从,只是一个人,穿着一身普通的士兵军装,将那身笔挺的将校呢换下,像一个普通的旅人,独自在天堂寨根据地的各个村镇里走访。

他想亲眼看看,这支部队,这片土地,到底有什么不同。

小王庄的村子里,一群独立旅的士兵,赤着膊,卷着裤腿,正和当地的村民一起,在水田里插秧。

士兵和农民,没有任何区别。

他们互相开着粗俗的玩笑,分享着同一个水袋里的水,身上的泥浆和脸上的汗水,都混在了一起。

到了饭点,村里的妇女们端来了大锅的饭菜。

士兵们和村民们就地而坐,围在一起,吃着同样的饭食,聊着家常。

一个士兵,看到一个老大娘挑着两桶水,颤颤巍巍地从远处走来,二话不说,放下饭碗,几步冲过去,接过扁担,轻松地挑起水桶,稳稳地送进了大娘家的院子里。

整个过程,自然得就像儿子帮母亲干活一样。

楚云飞站在不远处的树荫下,静静地看着。

脑海中浮现出在国统区的后方,那些穿着笔挺军装的“党国精英”。

他们坐着小汽车,出入于酒楼舞厅,对待民众,颐指气使,视之为草芥。

别说是帮农民插秧,他们甚至会因为农民的牛车挡了路,而拔枪伤人。

两者之间,恍若两个世界。

他又走到了一个镇子的集市上。

市集不大,却很热闹。百姓们将自己家里种的菜,养的鸡,拿到市场上售卖。

一个由萧山令派出的民政干部,正拿着一杆公平秤,在市场上巡视。

一个卖布的商贩,和一个买布的大婶,因为尺寸问题发生了争执。

那干部走上前,没有偏袒任何一方,拿出尺子,仔细地重新量了一遍,然后按照委员会颁布的交易规定,做出了公正的裁决。

双方都心服口服。

整个市场,秩序井然,没有欺行霸市,没有强买强卖。

楚云飞甚至看到,一个独立旅的采购员,在买完菜后,因为卖菜的老农没有零钱找,笑着摆了摆手,说那几文钱就不要了,然后挑着菜篮子离开。

这一切,与他在国民党后方看到的那些,利用权势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的官僚和商人们,形成了天壤之别的对比。